2023/2024年榨季,种蔗面积120.7万亩,进厂糖料蔗总量571.78万吨;2024/2025年榨季,种蔗面积121.2万亩,预计进厂糖料蔗总量620万吨以上;糖料蔗种植面积、产蔗量和产糖量均排在全国县(区、市)第一位……
蔗糖产业是兴宾区的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兴宾区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糖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走好“甜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组织领导 “四化”引领 兴宾区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糖料蔗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指挥部,下设“四大战区”,各战区指挥长由区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帅;执行“挂点区领导+乡镇(街道)领导+区直有关部门领导+驻点(乡)镇领导”四级领导包干机制,挂图作战,全面压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主体责任,形成全域上下“一盘棋”,统筹谋划推进糖料蔗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 同时,制定印发《兴宾区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兴宾区2024年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补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蔗糖产业扶持,尤其是加快推进“四化”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推进生产规模化。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连片建设经营,建成“双高”基地面积71.2万亩、万亩连片示范片区20个。累计完成“桉退”面积18.2万亩,“蔗进”面积16.5万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拥有规模化种植50亩以上大户1420户,总面积约18万亩。 加快推进种植良种化。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良繁基地,建成一、二、三级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11个、面积1.53万亩,完成配套建设脱毒种茎加工厂6个;辖区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总面积达1.7万亩以上;培育、引进“桂糖42”“桂糖44”“桂柳05136”等新品种20多个,脱毒种苗供应能力达25万亩以上。 加快推进水利化建设。今年以来建成糖料蔗水肥一体化基地面积20.48万亩,完成全市下达建设任务的102.4%;目前辖区水肥一体化总面积27.44万亩,占有蔗面积的22.6%。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后,预计实现亩产量增加1~2吨,亩增收1200元以上,亩节约肥料20%以上、节约用水30%以上。 加快推进生产机械化。今年以来,兴宾区召开各类大中小型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演示会5场次,春耕生产投入农机具超2万台,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以上。已获批实施自治区糖料蔗高效机收项目4个,涉及12个甘蔗分步式机收示范点建设;新建18个甘蔗除杂中心,累计建成糖料蔗分步式机收点总数达68个。 科技赋能 激发活力 兴宾区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综合集成绿色高产创建技术,加强糖料蔗高产高糖生产技术攻关。如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双高”糖料蔗基地开展“良种+粉垅(深耕、深松)+滴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N”综合集成应用推广852亩,探索“全程机械化种植+蔗田监测+全程数字化管理+产业金融扶持”一体化数字蔗田生产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糖料蔗生产智能化水平。 此外,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鼓励和支持制糖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目前,湘桂小平阳、东糖凤凰、广糖红河等6家企业完成压榨槽安装、自动包装系统安装、自动码垛系统安装、自动除杂系统安装等技术改造,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保、标煤耗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延伸链条 转型升级 兴宾区出台《加快建设来宾市兴宾区“两千六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将蔗糖产业作为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重点工作,推动蔗糖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目前,已形成以生产白砂糖、冰糖等功能糖为主的蔗糖精深加工,以生产酵母为主的糖蜜综合利用,以纸浆、生活用纸、环保餐具一体化发展的蔗渣综合利用,以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为主的蔗叶综合利用,以生物有机肥、还田为主的滤泥综合利用等五条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一根甘蔗吃干榨净”和支撑起一个百亿元产业目标。2023/2024年榨季,兴宾区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100亿元以上。 该区还推进糖料蔗订单农业改革,通过签订糖料蔗订单合同,建立农民和企业利益联结新机制,实行事前定价,稳定糖料蔗种植预期收益,今年辖区糖料蔗订单合同签订率在99%以上。启动蔗价与糖价联动二次结算,按照17.30元/吨的二次联动结算蔗款,二次结算后,普通品种糖料蔗收购价格达527.3元/吨,优良品种糖料蔗收购价格达557.3元/吨。实施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完成政策性糖料蔗保险承保面积30.25万亩,切实发挥保险作用,保障农民种蔗收益。 (韦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