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8时,“天下来宾·来者上宾”2024来宾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来马”)鸣笛开跑,8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齐聚“甜蜜之城”,沉浸式感受桂中水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感受“天下来宾 来者上宾”的热情好客与活力激情。 
“来马”开跑现场。(本报记者 刘 维 摄)
从“来马”中识热情 伴随着鸣笛声响起,跑者们如潮水般冲出起跑线,欢笑声、呐喊声,弥漫交织在每一缕空气中。 在今年“来马”赛事中,有许熟悉的面孔,兴宾籍全国男子摔跤冠军韦宝稳和全国女子拳击冠军覃玉莹参加了欢乐跑。“感到‘来马’的氛围特别好,家乡非常漂亮,群众也很热情,自己也是第一次体验到这种感觉。”韦宝稳告诉记者,“在环境、建设等方面,来宾越来越好了,比以前更加便利,大家越来越幸福、生活越来越美满。” 据悉,参加欢乐跑的市民大多是亲朋组团、全家老少总动员,轻松欢乐、氛围满满,甚至有人造型独特,高举象征着“甜蜜之城”的甘蔗等。 市民罗红一家及其亲朋共8人组团参加欢乐跑,包括4个大人与4个孩子。“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特别的感受与体验,亲身参与其中,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运动精神。而对于我们大人,陪着孩子奔跑在来宾的赛道上,心中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愈发浓烈。”罗红真切表达了对来宾城市发展的美好期许,希望来宾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体育活动,让更多人在运动中感受来宾的魅力,将大美来宾推向全国,诚挚欢迎天南海北的朋友都能到来宾做客,共享城市活力。 除了气氛活跃的欢乐跑,“来马”重头戏——半程马拉松的赛场更体现运动的魅力。 “我做到了,真的做到了!”距离半程马拉松关门时间还有10分钟,来自钦州的参赛选手梁其应冲过终点,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和兴奋。 据介绍,半程马拉松关门时间为3小时,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否则将无法获得官方的完赛认证。梁其应告诉记者,赛程过半时,疲惫开始悄然侵袭,“当时我的呼吸都已经变得急促,双腿也仿佛灌了铅般沉重,有无数次想要停下脚步,放慢速度。”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路边的观众给予了他最真挚的鼓励和加油,“他们的笑容、他们的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让我重新找回了力量,继续向前奔跑。”最终,梁其应以2小时50分钟的成绩顺利完赛。 
选手开心地张开双臂。(本报记者 刘 维 摄)
从“来马”中识活力 “来马”不仅是一项比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宣扬。每一位参赛者的努力与坚持,都是对来宾这座城市的热爱,展现的是一种活力。 “参加完欢乐跑,我深刻体会到了运动带来的喜悦与自我超越。虽然只是一场5公里的赛事,但当我奋力冲向终点线,完成比赛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与成就感难以言表。”市民韦明珠开心地说。赛前,她因平时缺乏运动而心存疑虑,担心自己可能无法坚持跑完全程。然而,当她真正踏上赛道,感受到了与自己一同奔跑的来宾市民的热情与坚持,她被这样的氛围感染,不断激励自己向前。“只要勇于尝试、坚持不懈,我们能够做到的远远超出预期。” 在半程马拉松的赛道上,有一位特殊的参赛者——66岁的李秉莲。尽管坐在轮椅之中,但她对马拉松的热爱与不懈坚持,依然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这位现居南宁的来宾籍“轮椅阿姨”,为了参加这场家乡的马拉松比赛,特地提前从南宁返回。李秉莲说,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对家乡的一份深情厚谊。“虽然我坐在轮椅上,但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要证明,即使身体不便,也能在马拉松赛道上绽放光彩。”谈及参赛感受,她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自豪,她表示,“来马”的赛道非常平坦,沿途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赛事主办方的各项补给工作也极为周到,让她在比赛中能够安心前行,无后顾之忧。沿途观众的加油声更是让她倍感振奋,仿佛有无穷的力量支撑自己继续前行,才得以顺利完赛。 
轮椅选手奋力“奔跑”。(本报记者 刘 维 摄)
从“来马”中识一城 选手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永远是赛事的重点保障工作。“来马”组委会不仅为每位选手购买了保险,还在起终点、每2.5km处设立固定医疗点,配备11台救护车、21支骑行救护队,以及将270名赛道志愿者、22名急救跑者按照不同的配速分布在赛道,第一时间发现伤者、实施救助等,无不体现组织者对赛事的重视与筹备。 “我早上5点半就到点就位了,主要工作是协助安保。”志愿者蒋骁说,“能够参与‘来马’服务是十分幸运的,希望来宾多多举办此类赛事活动,祝愿来宾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赛后服务方面,不仅设置冰敷及拉伸区,为选手缓解高强度运动后的不适,还设置了美食区,提供众多具有来宾特色的黄豆焖鱼仔、油茶、粥、螺蛳鸭脚、炒螺、切粉等食物,让选手能够快速补充消耗的能量,同时感受来宾美食的魅力。 “来宾这座城市非常好,美食非常多,我觉得烤鱼和田螺鸭脚煲非常好吃,而且水果非常便宜,以后我会常来。”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甘顺江笑着说道。 “比赛路上的风景虽美,但是来宾的味道更让我流连忘返,是我参加线下比赛以来吃得最满足的一次。”李秉莲也被香醇诱人的烧鸭与风味独特的鸭脚煲彻底征服,不禁大呼过瘾,“明年,我还要回来比赛,不仅要继续挑战马拉松,还要征服这里的每一道美食!” …… “天下来宾 来者上宾”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个来宾人对参赛选手、外地游客最诚挚、最深切的欢迎,是来宾人民在身体力行中展现出的城市气质。 (本报记者 吴海兰 吴清文 张朝广 韦 鑫 刘 维 麦 毅 王明三 覃飞翔 刘 永 莫敦傢)

观众与选手击掌加油。(本报记者 韦 鑫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