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回眸2024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明亮如光,在平淡的生活中日渐璀璨,给予人们温暖和力量。这一束束微光,汇聚成暖阳,照亮了人性的美好,温暖了一座城。
一句承诺, “折翼”的外来媳妇感动全国! 2024年5月4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播出的2023年“诚信之星”发布仪式上,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秦远莲的故事,让现场嘉宾和观众潸然泪下。 秦远莲是2023年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全国“诚信之星”。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她一个人坚强地挑起两个“家”;面对父老乡亲伸出的援助之手,她一诺千金、艰辛创业,偿还所有债务;面对乡邻的期许,她投桃报李全心全意带富群众。 一句承诺,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因为信守承诺,秦远莲从柔弱的外来媳妇成长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从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共产党员;从扶贫信息员成长为村党委书记,她在感恩奋进中从“折翼”的“小鸟”成长为高飞的“头雁”,登上了央视大舞台,成为全市、全区、全国典型人物。 2018年以来,秦远莲上过“中国好人榜”,先后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奋进奖、自治区学习身边榜样之“百佳榜样”称号、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个人、广西三八红旗手,荣获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农村基层“五星级”优秀党员等荣誉,成为绽放在大石山区的“铿锵玫瑰”。
一个跨越27年的 深情拥抱 2024年7月17日,在象州县公安局大乐派出所,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让人动容。那一个跨越27年的拥抱,饱含了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上世纪90年代,黎大姐与黑龙江人杨某结婚并育有一女。27年前,两人协议离婚,年仅1岁的小瑛随父生活,母女就此别离。 黎大姐念女心切,曾到柳州寻找,可女儿已换了居所,且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唯一的线索仅是一张女儿6个月大时拍的照片和离婚协议书。另一边,日渐长大的小瑛对素未谋面的母亲愈发思念。同年7月,小瑛根据离婚协议书留下的地址线索,在象州县大乐镇政府微信公众号下留言,希望通过政府平台帮助其寻找生母。 留言引起了大乐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视,开启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寻亲之旅。经过多方核实与奔波,母女俩终于联系上彼此。7月17日,双方约在大乐派出所碰面,母女俩泪眼相对、紧紧相拥,所有的思念与等待,在那一刻化作了无言的泪水与笑容。
去时少年身 归来英雄魂 大雨倾盆,雨泪交织,哀思绵绵。7月3日上午,在来宾市烈士陵园内,合山籍烈士韦罗新迁葬仪式正在举行。这位曾经为国家英勇献身的烈士,其忠魂跨越千山万水,五十二年后终与故土“重逢”,实现夙愿。 韦罗新烈士于1971年1月光荣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0722部队87分队任战士。1972年11月27日,他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执行国防施工任务中光荣牺牲,年仅20岁,安葬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因生前表现出色,被其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 由于当时信息传递不畅,韦罗新烈士亲属不知其安葬的具体位置,多年寻找无果。2024年4月初,湖南省邵阳市寻亲志愿者“王大憨plus”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烈士寻亲视频,被韦罗新烈士亲属看到后,随即与合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后经多方核实,最终确认该烈士就是韦罗新。 合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启动了回迁计划,并于2024年7月1日,陪同韦罗新烈士亲属前往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接回其遗骸。 “阿哥,我们终于回到家了。”韦罗新烈士的弟弟韦六新手捧覆盖着国旗的骨灰盒,缓缓走向那座为哥哥专设的墓碑,小心翼翼地将骨灰盒安放其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归家”仪式。
“我的亲生父母, 你们在哪儿?” “我的亲生父母,你们在哪儿?”跨越山水,不远万里,15岁女孩Lin和养父母第三次从荷兰回到来宾,开启寻亲之旅。 大约在2009年1月17日,刚出生不久的Lin被遗弃在兴宾区社会福利院门口,被福利院收养,之后由寄养家庭的爱心父母照顾。一年后,她被来自荷兰的Marthin夫妇通过国际领养程序领养,后在荷兰生活、接受教育。 Lin在5岁得知自己的身世后,萌生了寻亲的念头,Marthin夫妇十分支持。2015年,Marthin带着年仅6岁的Lin第一次回到来宾,无果而返。2018年8月,Marthin夫妇带着Lin第二次到来宾寻亲,虽始终没有进展,却见到了寄养家庭的家人。 2024年8月5日,Marthin夫妇带着Lin再度回到来宾。此次寻亲,Marthin夫妇做了很多准备,今年5月将Lin的DNA放到“23魔方祖源基因检测”等多家DNA检测机构,希望能够通过DNA检测匹配到Lin的亲生父母,且早在2018年8月就前往来宾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将Lin的DNA信息入库。 找到亲生父母是Lin最大的愿望。Marthin也表示,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会陪着Lin一起走下去。
背夫打工的“最强女子”肖美玲:打破“魔咒”挑重担 用爱传递真善美 在兴宾区迁江镇中贤村,肖美玲打破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魔咒。面对丈夫瘫痪、债台高筑的困境,25岁的她以柔弱之躯,毅然担起家庭重担,靠耕田种地,“背夫”打工还清债务,被誉为“最强女子”。 2009年,肖美玲与黄精华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他们有了孩子,生活虽辛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2014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击碎了这份宁静与美好,丈夫黄精华被木头砸中后背,导致瘫痪。四处奔波寻医,使夫妻俩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面对孩子的教育开支和丈夫的日常费用,肖美玲压力巨大,经过反复思量,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带着瘫痪的丈夫一同前往厦门打工。独自在外闯荡本就不易,加之照料行动不便的丈夫,肖美玲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她毫无怨言,以瘦弱之躯默默扛起家庭重任。 临近春节,女儿带着哭腔打来电话,询问他们何时能回家。这时,夫妻俩才意识到长期的分离已经给女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于是,2022年底,夫妻俩从厦门返回迁江,用打工两年积攒的存款偿还了部分债务。回到家乡后,肖美玲不仅重新耕种起了家里的田地,还在闲暇时接些手工活,打打零工,几乎没有停歇过。尽管生活给予她重重挑战,肖美玲却从未向命运屈服。 目前,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援助下,肖美玲的家庭状况得到改善,家庭经济压力得以减轻,她的思想觉悟也随之提升。她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2024年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年,她还当选了村团支部书记。
从泥土地到清华园 2024年高考,韦世杰以物理系列68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数理大类工程物理专业。 韦世杰出生在象州县百丈乡练石村民委练村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从未谋面,他从小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尽管过着别人看起来不太富足的生活,但有爷爷奶奶的温暖守护,他从来不觉得生活和亲情有欠缺。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韦世杰一直担任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学霸”和榜样。但荣誉背后,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家中满墙的奖状是最好的见证。 2024年年初,最疼爱他的爷爷去世,忙于学业的他未能赶上见爷爷最后一面。他深知爷爷对他的期望,一边告诉自己要坚强,一边化悲痛为动力,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最终圆梦清华。 考上清华大学并非易事,但韦世杰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书写了一个励志传奇。而他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学子,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公交变婚车 浪漫又环保 2024年1月2日,一辆装饰得红彤彤的公交车出现在市区街头,车头的大红花和“囍”字格外引人注目。一对新人租用公交车当婚车,以独特的方式开启两人的幸福旅程。 当天,新郎施建传早早起床,与小伙伴一起装扮公交车,设计贴纸、置办装饰品、布置婚车,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一辆喜庆、温馨的婚车惊艳亮相。接亲现场,施建传与新娘张子恒及其亲友一同登上这辆特别的婚车。在甜蜜温馨的车厢内,新人与大家一路欢歌笑语,向着幸福生活出发。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用公交车作为婚车比较有纪念意义,也更新颖,让接亲过程更有仪式感。”施建传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的婚庆车队,公交车更宽敞、更环保。
鬓霜只为青山染 群山之巅,松涛阵阵,一群身影,默守静好。三十余载,岁月如梭,绿海深处,情比山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5位年轻人选择扎根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忻城县大石山深处,与青山为伴、林海为伍,承担起守护山林的重任。如今,他们守护的这片位于欧洞乡欧洞林场全国保存面积最大的古蓬松母树林,早已成为国家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基因库。当年的小伙子现已年逾半百,两鬓染霜,他们分别是50岁的罗云宾、52岁的黄守献、55岁的罗绍乾、57岁的梁勇和59岁的韦家仁。 护木工作并不轻松,在这群护林员的悉心照料下,30多年来,古蓬松母树林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或大规模虫害。 护林员们用30多年坚守换来一片青山,一座金山。如今,古蓬松第二代、第三代幼苗随之被培育出来,忻城古蓬松种源被评选为广西林木良种;古蓬松母树林成为了欧洞林场重要的生产及采种林区,也是广西林科院重要的松树科研基地,以及研学、旅游的热门去处;2022年12月,忻城县古蓬松产业示范区被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称号;2023年10月28日,忻城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韩国人郑熙昌:“来宾是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从韩国到广州,从广州到来宾,“80后”韩国人郑熙昌入乡随俗,与员工打成一片,结识了许多朋友,与来宾这座城市建立了情感纽带。 一次招商活动上,郑熙昌被来宾市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决定把服装厂开到来宾,于2019年2月成立“广西熙昌服装有限公司”。“搬迁到来宾后,生产成本大幅下降。”郑熙昌说,目前公司有270多名员工,预计2024年完成约8000万元的产值。 在公司搬迁到来宾之初,很快赶上清明节,厂里赶订单不放假,90%的工人齐刷刷请假,让他这个老外都懵圈了。接下来的中元节,一大半的员工请假,再次震惊了这个老外。在熟悉来宾的人文风俗后,此后每年清明节和中元节,郑熙昌也主动给员工放假。 “刚开始在来宾生活不习惯,接触到的螺蛳粉、酸笋、酸菜都不喜欢。”郑熙昌介绍,在朋友的推荐和逐渐适应后,自己尝试了不少土菜馆子,逐渐爱上了这些地道风味,“现在用普通话交流没有障碍,还能听懂30%的来宾话,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一个外国人。”
危急时刻,他们跳入河中救人的样子真帅! “救命,救命,叔叔快救人!”2024年4月26日中午,忻城县城关镇板河村的宁静被一声声焦急的求救声打破。 当天,几名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一人不慎滑入河中,被湍急的河水从上游冲向了桥洞,只有头部露出水面,情况万分危急。岸上的同伴拦住板河村村民莫可金的电动车并向他求助,附近工作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忻城分公司员工覃剑也闻声赶来。 危急关头,莫可金和覃剑毫不犹豫跳入湍急的河水中展开救援,逆着水流方向游到溺水者的身边,发现其已经失去了意识。莫可金迅速环顾四周,发现刚出桥洞的位置水域最浅,是救援的最佳地点,便连忙和覃剑一同将溺水者拖至此处。随后,覃剑凭借学过的急救知识,对溺水者进行胸部按压。历经约8分钟争分夺秒的紧急抢救后,溺水者逐渐恢复微弱的呼吸。 与此同时,岸边的村民也迅速行动,拨打119、120。消防救援人员与医护人员火速抵达现场,利用专业救援装备将溺水者安全救回岸上,并紧急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溺水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同年5月7日,溺水者家属带着两面锦旗,分别前往覃剑上班的公司和莫可金家中,表达深深的感激和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