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象州县工业战线传来捷报,该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在高质量发展前行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直以来,象州县咬定工业强县目标,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产城深度融合,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骨干企业,做大工业体量,做优产业布局,凭借着坚定的战略定力、务实的发展举措以及对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 高位推进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三江口节能环保产业园里供水、污水处理、热电联厂“三大厂”开足了马力,为印染企业提供服务;下田锰矿电解二氧化锰车间里热气蒸腾,温暖如春;三江口森林工业城前,装满产品的大货车鱼贯而出,把产品运到全国各地……走进象州工业园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 自2006年象州县成立石龙工业集中区(后扩展、升格为象州县工业园区)以来,象州县便咬定工业强县目标不放松,近二十载持之以恒风雨兼程,终于开花结果。如今的象州工业园区里,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遍地开花,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为全县的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象州县始终将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指引前行的灯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五千九百”产业体系建设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象州县“12313”发展方向,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扎实开展“聚百企强工业”行动,持续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该县先后出台《加快构建象州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象州县分级分类服务监测企业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不断拓展工业产业链,为工业经济增添新动能。通过聚焦纺织染整服装制造业、康养食品饮品加工业、再生铜及其下游产业精准发力,不断拓展工业产业链,“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一根甘蔗”衍生的相关产业和纺织服装、新能源、再生铜、大健康轻工制造等“3+4”工业产业链初步形成,为工业经济增添了新动能。 项目为王 筑牢提速“奠基石” 位于象州县工业园区B区的雅居乐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是象州县首个大型纺织染整产业园,目前已引进服装纺织印染企业28家,其中16家企业已投产。雅居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商部总监何玲激动地说:“从项目规划到落地实施,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我们解决了土地、审批等诸多难题,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搞建设,确保项目按时推进,才有了今天的成效。” 象州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用好用活“项目工作20法”,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包抓责任制和清单管理制度,持续优化重大项目“六个一”工作模式,紧盯“四个一批”优存量找增量,全面落实项目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帮办代办等措施,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坚持指标跟着项目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用林、用能需求,做好政银企对接活动服务,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在“工业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力指引下,象州县“3+4”工业产业链日益发展壮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愈发明显,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2024年,象州县统筹推进市级层面以上重大项目135个,实现新开工项目20个,竣工项目18个,市级层面以上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达38.1亿元。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跃升至92家,其中新增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家,亿元企业29家,10亿元骨干企业2家。 “我们去年5月入驻,9月正式投产,目前每月的产值有200多万元。”广西德利源木业有限公司是象州县盘活存量受益的企业,总经理周海富介绍,公司通过盘活工业园区内的8000多平方米厂房,实现了快速发展。2024年,象州县盘活闲置厂房39950平方米,引进企业12家。 深化服务 营商环境大优化 广西下田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是象州县一家以电解二氧化锰为主导产品的工业企业,所生产的“双田”牌电解二氧化锰产品为广西名牌产品。2024年7月,由于高速公路引线建设造成通往公司的道路通行困难。象州县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与道路建设单位协商,修改建设方案,仅用三个多月就为公司新修建了约200米长的道路,与高速公路引线连接,大大方便了公司车辆通行。 在象州,像下田锰矿公司这样遇到难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的案例有很多。近年来,该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营商环境稳步提升。 该县创新分级分类制度监测,建立由县领导带头服务企业机制,定期走访联系全县153家“四上”企业及重点企业。2024年累计协调推进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80个,问题办结率100%。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企业帮代办”,强化重点项目全链条、全周期服务,致力于实现项目审批“时间最短、手续最简”。目前,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318项,占比56.75%,“减时限”提速率达88.04%,“减跑动”一次不用跑事项比率达99.2%,“全程网办”比率达99.08%。 围绕服务企业“四个一批”机制,象州县推行“一企一策”扶持措施,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专项奖补资金,政策利好效应持续释放。2024年,全县共有38家工业企业申请到自治区新型工业化领域资金等各类奖补资金合计3519万元,全县各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29.18亿元,惠及1239家企业,直接降低相关企业融资成本约3858.41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缺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公司的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实实在在的支持。2023年—2024年,公司获得‘桂惠贷’贷款总额达6.17亿元,节约财务费用1141.93万元;2022年以来获得各项政府奖补、政策兑现等资金达2.75亿元。”广西锦象水泥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高征说,在各项政策有力支持下,2024年公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工业产值11.3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