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在图书馆阅读“充电”。 寒假期间,学生们并未闲着,而是纷纷开启“充电”模式。他们或沉浸于书本海洋,或投身于兴趣培养,利用假期时间充实自己、提升自我。 球场奔跑 强身健体 2月8日早上,走进位于兴宾区河西街道长岭社区的江氏篮球俱乐部的篮球馆,立刻能感受到一股热烈的氛围。球鞋与地板的摩擦声、篮球撞击地面的“咚咚”声和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20多名学生正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提升球技、给体能“充电”。 “寒假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四年级学生付辉杰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他告诉记者,平时学业繁忙,很少有时间专门锻炼,寒假正好可以补上。“打球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放松心情,为之后的校园篮球赛做准备。” 像他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寒假期间,篮球馆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来打球,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有的是为了提升球技,还有的纯粹是为了享受运动的乐趣。初三学生唐新辉说:“寒假在家容易懒散,来学校打球既能保持活力,又能和球友们聚在一起,感觉特别充实。” 静心练字 陶冶情操 在城区的“秋余书法”教室内,十几名学生正在全神贯注地练习硬笔书法。他们紧握签字笔,一笔一画勾勒汉字之美,字体遒劲有力、温柔流畅,各有千秋。 “寒假时间多,正好可以用来练字,既能静心养性,又可以培养兴趣爱好。”正在认真练字的学生李语诗说,自己从小就喜欢书法,但平时上学太忙,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练字,“现在是寒假,我打算把书法练好。” 对这些学生来说,寒假不仅是放松和休息的时光,更是培养兴趣、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在书法练习中,他们不仅能修身养性,享受书写的乐趣,还能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充满墨香的书法教室里,每个学生都在用心书写,一笔一划间,不仅写出了漂亮的字,更写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样的寒假,既充实又有意义。 徜徉书海 阅读“充电” 在城区一座图书馆里,与外界的寒风凛冽截然不同,这里是一片宁静的学习天地。书架间,学生们或悠闲站立,或舒适落座,每个人都沉浸在书海中,专注地翻阅着各类书籍。自习室内座无虚席,学生们低垂着头,或是奋笔疾书,或是紧盯屏幕,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大二学生盘亮逸便是这众多学子中的一员。她正坐在自习室的角落,面前摊开着专业书籍和笔记本,为下学期的专业考试做足准备。背包里,还装着几本厚重的参考书,随时准备翻阅。盘亮逸说:“寒假是给自己‘充电’的好时机,图书馆里安静又有氛围,学习效率特别高。提前复习,开学后能轻松不少。” 像盘亮逸这样利用寒假时间来图书馆“打卡”的学生还有不少。他们有的忙着巩固专业知识,为新学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则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中,希望能在未来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还有的则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篮球馆里的汗水、书法教室里的专注、图书馆里的埋头苦读……一幅幅画面拼凑出缤纷的假期生活。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他们用热情和努力点燃了属于自己的光芒,也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