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情况不熟悉、帮扶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针对过去驻村帮扶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山市直面难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管好用好驻村工作队,从建机制、改方式、提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创新推出“两图三单五清”驻村帮扶模式,实施“一线拉练”,全面深化驻村管理模式改革,提升驻村工作能力和实战水平,成效显著,连续4年在自治区扶贫成效及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中获“好”等次。
近日,2024年度全区改革攻坚十佳成果和优秀成果名单公布,合山市参评案例《建机制 改方式 提能力 全面深化驻村管理模式改革》上榜,作为优秀改革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全区推广。 探索机制,让驻村干部“会干事” 为解决驻村干部工作中面临的“情况不熟悉”“不懂怎么干”等实际问题,合山市探索建立两种驻村工作机制。 创新实施“三二一”驻村工作法。通过“三抓三促”,即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抓乡村治理促和谐稳定、抓乡村建设促乡村美化,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驻村干部绘制村情地图和产业地图,明确发展方向与重点,精准施策。同时,结合季度例会开展“一线拉练”,有效提升驻村干部工作能力与实战水平。 在此基础上,合山市进一步探索“两图三单五清”工作模式。驻村干部在高清影像地图上绘制村情图、产业图,标注产业规模与发展情况,开展精准帮扶。通过厘清职责事项清单,运用任务清单、考核清单、整改清单管理,严控新增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推动问题解决,实现基层减负与工作增效双提升。 “刚驻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入手,现在按照‘两图三单五清’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我们的工作方向更明了,工作思路也打开了。”合山市河里镇羊樟村驻村第一书记梁钿甜说道。 一线拉练,让驻村干部“愿干事” 为激发驻村干部干事热情,让驻村干部从“不想干”转变为“愿干事”,合山市全面推行“一线拉练”,创新轮村例会制度,依据“有创新项目必开、有突出实绩必开、有特色经验必开”规则,经行政村自荐、镇分管领导推荐、市驻村工作队管理办实地核验等流程,确定主办例会的驻村工作队。例会期间,各村组建“观摩团”“拉练组”,前往主办村现场学习。 期间,推行“点子主”主讲制,在季度例会上开展驻村“金点子”分享活动,由主办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上台分享经验,让实干者有展示舞台,改变“说干分离”的弊端。同时,将“一线拉练”与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后盾单位考核挂钩,对表现突出者在考核评优、资金支持、项目推荐等方面予以倾斜。2024年,13名有驻村帮扶经历的干部获晋升及提拔。 转变方式,让驻村干部“干成事” 近年来,合山市改变驻村帮扶办事方式,助力驻村干部干出成效。驻村干部与镇村干部共同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引导群众集资投劳。2024年,合山市驻村干部整合资金409.65万元,实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91个;邀请100余名涉农专家进村开展“田间问诊”和技术培训,参加培训500余人次。 创新组织活动载体,办好共同事务。鼓励驻村干部创新组织形式,调动群众积极性。建立“驻村工作队调解室”,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5户入选广西“美丽庭院”,村庄整体面貌进一步提升。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办好群众私事。引导驻村干部拓宽渠道,满足群众就业、贷款等个性化需求,转变“等靠要”思想。提供多时段末端服务,办好农村公事。推出“假期弹性办”“周末我在岗”服务,帮助建立老年人协会,组织“村舞”比赛,举办留守儿童公益课堂等。 通过系列改革举措,合山市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51%的行政村获评自治区卫生村,5个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里兰村被评为“全区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点”。此外,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连续3年获评自治区平安县(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