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的班会上,小故事分享活动正在进行。“我,我……的故……事讲,讲……完,完了,谢,谢大,大家。”小莫同学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讲台,脸上带着几许羞愧和欣喜。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完成了一次真正属于他的精彩演讲。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小莫同学困于口吃,每当他试图发言,那破碎、断续且吃力的话语,让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心中充满不安。出于教师的责任,我决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小莫改善口吃,便与他携手开启了一场艰难的蜕变之旅。 班会课,是我为小莫助力的主阵地。我精心策划班会,向学生讲述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帮助的力量,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与理解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我期盼在这个充满爱的集体里,小莫能够感受到温暖,拾起信心与勇气。 为了帮助小莫攻克难关,我制定了一套多维度且循序渐进的特别训练计划,并在办公室的不起眼角落搭建起专属于他的训练基地。训练从最基础的单音节如“a、o、e”入手,我会先示范标准的发音口型,让小莫先观察再模仿。我耐心地调整他的头部姿势,让他感受气息从腹部升起,经过喉咙,最终通过嘴巴吐出清晰的发音。训练时,我认真分析发音要领,如“敬”字的声母是“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贴近硬腭,然后突然放开,发出清晰的“j”声。遇到困难时,我们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接着,由简短的古诗词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课文,我和他逐字逐句地拼读,无论过程多么艰难,哪怕一个读音需要重复上百遍,也始终耐心地纠正他的每一个发音偏差。每当小莫取得一丝微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予他一些小奖励,比如象征鼓励的小纸条、小本本等,并坚定地对他说:“小莫,你太棒了!比之前的发音好多啦,继续加油哦!”我希望自己化作精心呵护花儿的园丁,让自信的种子在小莫心里发芽、生长,帮助他在攻克口吃难关的道路更上一层楼。 然而,小莫的蜕变之路充满了坎坷。在训练发音时遇到诸多棘手问题,他经常因某个发音反复尝试仍失败而情绪崩溃,泪流满面。记得有一次练习一个较为复杂的音节,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准确发音,整个人陷入极度的沮丧之中。看着他惊慌失措的神情,我赶忙捡拾起他因激动而掉落的书本,轻轻放回他颤抖的手上,轻声安慰:“小莫,你从那时只能艰难吐露几个字,到现在能够较为完整地表述段落,这期间的每一份艰辛、不易和坚持,都是你独一无二的成长勋章。”幸运的是,我发现小莫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或许会成为改变他的转机。我迅速想到让小莫尝试用简单词语描述自己的画作,初期若口头表达困难,便允许他用写来代替说。随后,我逐步引导他把词语串联成完整的句子,每次描述后,我都会给予细致的反馈与鼓励。这样的方法让训练过程增添了些许趣味。 小莫的“破茧之旅”让我深受感动。看到他勇敢地站在台上分享故事,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是交织着喜悦与激动的泪水。春花开,秋结果,成熟需要时间。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热爱,是一场温暖的旅行,我要把热爱洒满孩子成长的道路,为他们点燃希望之灯! (作者系象州县寺村中心校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