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载了《毛泽东与〈红楼梦〉》一文,作者陈思,来源《学习时报》。文章说毛泽东喜爱读《红楼梦》。1952年,毛泽东给女儿李敏列出《红楼梦》一书,要她读。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对摄影记者侯波说:“你要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我也喜欢读《红楼梦》,时不时翻阅。《红楼梦》有三对贤伉俪,对当前婚姻家族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对便是贾代善与贾母。贾代善作为荣国公嫡长子,娶了史侯尚书令的千金,诠释了那个时代的门当户对。贾代善在《红楼梦》虽没出场,可人气非常高。丈夫去世若干年,遇见代为出家的张道士后,贾母曾由不得满脸泪痕道:“我养这些儿孙,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这玉儿像他爷爷。”足见其与丈夫感情之深。 第二对是林如海与贾敏。贾敏虽然只在第二回一笔带过。但从贾母的反应到王夫人的描述,一个风采宛然、冠绝机敏的女子跃然读者眼前。林如海对林黛玉爱若珍宝,至死都没有扶正续弦和过继儿子,都表明林如海和贾敏伉俪情深,琴瑟和鸣的真挚感情! 我最关注的是第三对,贾芸与林小红。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贾芸是一个聪明伶俐、能说惯道,且又是一个能作事、会作事的草字辈后生。贾芸是贾家旁枝,父亲早亡,只留母亲与他两人,虽守住二亩薄田,但日子过得颇为艰难。贾芸早前想找舅舅赊四两冰片和麝香,好送礼找些工作。舅舅不仅不帮忙,还要数落贾芸,好好的找个差事做,别整天瞎逛。后来撞到醉金刚倪二,贾芸知道对方是个“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志管打降吃酒”的市井泼皮,往日素不结交,此次对方主动借钱给他,他也多方推辞。可见贾芸是一个是非观比较正的人。 林小红是贾府的丫头。在其他丫头一心想讨好贾宝玉的时候,她独眼看中了家道中落却上进的贾芸,并主动“以帕传情”,向贾芸表达了爱意。 两个上进年轻人,三观契合,打破封建思想,最终走到一起。这等见识,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 在《红楼梦》的续书中,后来,贾芸的形象扭曲变形,成了助纣为虐的“奸兄”。说贾府败落后,贾芸也不认宝玉为义父,与贾蔷等人混在一起,喝酒赌钱,闹翻了天,还设计要把贾巧姐卖掉,使巧姐流落烟花巷。 但主流红学界普遍认为,贾芸在贾家败落之后与小红一起去狱神庙探望王熙凤和贾宝玉,并与刘姥姥商议,千方百计,费尽思量解救巧姐,大有仗义之举。 我本人选择相信贾芸之为人及林小红之眼光。我认为,他们在《红楼梦》后四十回,当是夫妻合作,琴瑟和鸣,首先把家业建起来。而后,贾府彻底败落后,因贾芸是旁枝,未曾受到大的牵连,因此,便有了解救贾府后人的机会与义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