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年的钟声在家里回荡时,意味着旧年正式宣告结束,新年已经来到。这钟声仿佛似一把无形的钥匙,打开新年的大门,让希望、梦想和憧憬匆匆涌入。
这样的新年钟声,年年都相似,但人过的岁月各有不同。无论旧年是喜悦还是伤痛,都随着钟声的敲响变成了回忆。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一年的成长与收获,也可以反思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东西。新年钟声的响起,让我们有机会在新的一年里,放下过去的包袱,向新的方向迈进。 曾几何时,每一个时代都镌刻着独特的印记,承载着各自的得失与成长。回溯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便有着一项特别的传统——每年欢庆两个守岁之夜,一则是元旦前夕的守夜,它与我们家庭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 在那个生产责任制盛行、田地分到各家的岁月里,12月31日的夜晚总是格外温馨而庄重。全家人围坐在火堆旁,暖意融融。父亲便开始细致地盘点起一年的收成:早稻、晚稻各收获了多少担,红薯、花生、黄豆等作物又收获了几多。在总结经验时,他也会指出不足,如田间管理的疏忽、病虫害防治的失时、施肥量的不足等,并告诫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同时,他又满怀期待地展望新的一年,强调要加强田间管理,调整经营模式,鼓励全家人集思广益,共同为来年的丰收出谋划策。于是,在闲聊与守夜中,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元旦钟声的敲响,直到那振奋人心的瞬间来临,全家人才缓缓散去,各自安睡。 而另一个守岁之夜,则是充满书香气息的除夕夜。这个夜晚,是我们兄弟姐妹一年来学习成果的总结时刻。谁在这一年里获得了奖状(无论奖项大小),都能得到父母亲精心准备的红包奖励。我还记得,在我读中学的那些年里,每当我手捧奖状归家,总能收获几块钱的红包,那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父母对我努力的认可和鼓励,激励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勤奋学习。 除夕夜,我们依旧围坐在火堆旁,一同欣赏春晚的文艺节目,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光。待到新年钟声响起,我们几兄弟便迫不及待地放起鞭炮,让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和绚烂的火花为我们的新年拉开序幕。直到鞭炮声渐渐消散,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各自进入梦乡,期待着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的喜悦与收获。 新年的钟声是对来年的期盼和祝福,现在虽然和过去略有不同,但我家每年都在坚持两个守岁传承至今。在新年元旦或春节除夕夜的钟声敲响前,全家人围在火堆旁吃年糕,各自畅谈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不足以及新一年的计划和打算等等,不断努力工作学习,激励自己,争取新一年收获满满,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