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
连日来,一场场求职招聘会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一次次就业服务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一期期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就业无忧……武宣县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以一系列别出心裁的举措破解就业难题、激发市场活力,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起稳固的桥梁,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点对点”送工返岗 精准服务暖人心 2月5日上午,160名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外出务工人员拖着满满的行李,带着家人的期盼、家乡的特产,踏上赴粤返岗爱心专车,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征程。 “以前节后出行十分不方便,正月初七又是返程高峰时期,想要按时返岗复工非常困难。现在政府部门组织‘点对点’‘一站式’返岗专车,不仅解决了我们的交通问题,在出行时还能和同村的伙伴互相照顾,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很温馨。”外出务工人员刘阳森说。 “走出去”是武宣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近年来,武宣县不断加大外出务工宣传动员力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为开展好就业服务援助系列活动,县人社局于春节前夕将就业政策和优质就业服务送进村屯、社区,依托就业服务专员、网格员,全面摸清务工人员节后务工地点、返岗时间、岗位意向和交通需求,制作“点对点”免费乘车宣传视频,并转发到县、乡、村各级群组,组织有需求的外出务工人员直接在线上报名,为外出务工人员春节后有序输出做好准备。 春节假期后,相关部门通过“点对点”输送方式,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做到出发有组织、运输有保障、运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截至目前,全县先后有344名农民工乘坐免费爱心专车前往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地返岗复工。
创新数字服务 畅通“供需桥梁” 节后,有就业需求的群众逐渐增多。2月11日,笔者在位于武宣县城中路的零工市场看到,接待大厅里人头攒动,都是咨询工作岗位的身影:“我会车衣服,武宣有哪些厂招工?”“我不怕苦不怕累,年纪大了一点儿,有合适的工作吗?”显示屏上,各类招聘信息轮番播放,薪资待遇、岗位要求、企业地址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武宣县大力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破解企业用工与群众找工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智能化、高效化,让群众就近就地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县人社局创新打造了11家零工市场,充分利用乡镇、村委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152名“人大代表人社政策宣传中心户”等资源渠道,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方面,强化机制保障、送工保障、服务保障、权益保障“四重保障”,推进就业帮扶工作落实,整合教体、残联、退役军人服务等部门数据资源,采取“求职招聘主体自主登记+人社先锋队岗位采集+数据回流”的方式,建成涵盖23.8万人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另一方面,建立线上招聘会计划定期发布机制,通过“武宣县零工市场”“武宣职场招聘”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企业招聘计划、岗位信息。 截至2月11日,武宣县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960个;帮助197名劳动者实现就业,帮助23家用人单位实现招工。
加强技能培训 提升就业底气 武宣县人社局积极主动深入社区、村委、企业,了解居民、企业在岗员工培训意向,趁春节返乡之际,开展班期短、见效快的职业培训,为群众“充电”。“能参加县人社局组织的直播培训班,实在太开心了。”学员玉来团激动地说,她原本在广东务工,一直想学直播知识,又担心学费问题,这次参与培训终于圆梦了。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牵引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人社局开展技能培训努力做到“三个实”:一是实时精准掌握培训需求。依托人社服务专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帮扶干部等多渠道,精准掌握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的就失业状况、培训就业意愿等信息;通过信息比对、上门走访、调查统计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上门进行宣传发动,将合适的培训信息精准传递到每家每户。二是抓实开展工种培训。聚焦产业发展需要、特色产业,紧扣急需紧缺、高收入、群众期盼等工种,引导培训机构调整培训方向,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开展电商直播、家政服务员、西式面点师、保健按摩师等工种培训。三是注重培训实效。培训期间集中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集中发动外出转移就业、推介就业岗位,向有创业意愿的学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培训后,还建立培训人员定期回访机制,对未就业人员加强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对仍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引导“回炉”继续培训,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择业能力。 2022年至今,全县参与技能培训4283人次;人社部门向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2169人次推送岗位6507个次,实现就业3194人,参训就业率达74.57%。 (向国华 黄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