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刚过,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武宣县广袤的田野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备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2.3万台(套)农机成为春耕主力军,掀起“智能春耕”浪潮,为保障武宣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收注入了强大动力。 2月19日,在思灵镇思劳村3000余亩耕地恢复工作现场,数台大型拖拉机来回穿梭,开展土地深耕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原本板结的土地被轻松翻开,疏松的土壤犹如一层柔软的地毯,为后续甘蔗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思劳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覃恩军满脸笑容地说:“农机助力效率高。村里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很缺劳动力,若不是有这些拖拉机耕地,数千亩连片的板结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挖完。” 
拖拉机正在进行土地深耕作业。 在春种稻谷备耕方面,农机也在“一展身手”。看,武宣镇官禄村千亩蔬菜基地里,成熟的冬菜刚刚采收完毕,两台机器便抢抓时间进行松土、平整作业,为春种稻秧做好备耕准备。 眼下正是哈密瓜幼苗种植的时节,桐岭镇四安村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棚里热闹非凡,远远就听到村民的谈笑声。村民们正三两一组移栽哈密瓜幼苗,一台小型平整机在大棚内工作,为幼苗移栽作准备。 从“锄禾日当午”到“铁牛遍地走”,农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农机服务市场也日益活跃,催生了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他们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机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年前公司就开始为春耕春播做准备,除检修所有农机外,还组织了驾驶员技能安全培训。”来宾市启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保吉说,此次投入使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大马力拖拉机,每台拖拉机一天可以综合完成约20亩地块的备耕工作。 农机助力春耕春播,不仅大大提高了春耕生产效率、缩短春耕时间,还提升了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农机深松作业能够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武宣县农机中心副主任李德宝表示,今年的春耕春播工作,县农机中心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和作业补贴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引导农户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并推广运用。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600多人次,发动农机手、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投入拖拉机、甘蔗联合收割、甘蔗除杂设备、甘蔗种植机、无人机等各类农机具2万多台(套),完成甘蔗、粮食和果蔬播种面积8.7万亩,春耕春播工作进展顺利。(向国华 李格格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