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回了一趟武宣老家。闲来无事,我独自漫步在老家门前的小溪边。溪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身后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三伯,你去哪儿呀?”我猛地回头,只见邻居家的小孩正与他的伯父打招呼。这声音,瞬间勾起我对三伯父深深的回忆。 多年前,我在县中读高一。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正在教室里认真听课,突然被班主任急匆匆地叫了出去。在外面,我看见哥哥眼眶红红的,声音低沉地告诉我:“三伯父走了。”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揪了一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请假后,和哥哥一起赶回老家,一路上心情沉重,难以言喻。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着三伯父到山里采药。他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在县城东门塘帮人看病。他的诊所不大,但总是人来人往,他医治了不少病人。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三伯父却常常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 我在县中读书的那几年,父母在家务农,每次都是三伯父来参加家长会,亲自到学校了解我的学习情况。 记得我读高一时,哥哥正在读高三,妹妹读初中,家里经济拮据,凑不出学费。父母急得团团转,四处借钱却无门。 三伯父知道后,特地从县城赶回村里。他安慰父母说:“孩子的学费,我先垫上。” 他说:“孩子要读书,再苦再累也要送他们读完大学。这钱不急着还,我也不会催你们,等孩子们读完大学再说。”那一刻,我被他的无私深深感动。 三伯父对我们三兄妹很照顾,对三个堂哥也很严格。他常对他们说:“做人,要老实本分;做事,要靠自己的双手。” 三伯父临终前,召集三个堂哥到床前,嘱咐他们:“你们要照顾好叔叔的三个小孩,让他们读完大学,成家立业。”这是他最后的遗嘱。 从那以后,堂哥、堂嫂、堂姐对我们三兄妹总是照顾有加。每次回家,他们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上大学时,小堂哥每月都会往我的银行卡里存一百块钱。他说:“你在学校别饿着,想吃什么就买。”那时候,我深深体会到了“一家人”的含义。那份关爱和支持,让我在外求学的日子充满了力量。 大学毕业后,我们三兄妹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这也许是对父辈们最好的交代。 每当节假日,我们一大家子都会聚在一起吃饭。三伯父在世时,他总是坐在一张摇椅上看着我们忙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种满足和欣慰让人难以忘怀。 如今,他已经不在了,但他的教诲却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我们依然会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那份亲情和团结,让我们这个大家庭始终紧紧相连。 三伯父在世时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亲情才是根本。”正是这种观念,让我们这个大家庭始终紧紧团结在一起。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这一大家子依然保持着最质朴的亲情。我们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现在,我们这一代也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家人要团结一心,才能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希望这互帮互助的家风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村里人都十分羡慕我们这样的家庭氛围,都说我们这一家子最和睦、最团结。其实我们只是遵循着父辈的教诲:一家人就要互帮互助、同甘共苦。这种精神比任何财富都珍贵。它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 今年除夕,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火炉边聊天。我们回忆着过去,也聊着将来的打算。 我知道,这份亲情是我们家族的传承,是父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我们会继续传承,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知道:亲情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