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德洽与黄元波于1958年3月5日合影。(资料图片) 作者言:自幼年起,我便从村中长辈口中了解到桐岭壮乡“双杰”——龙德洽与黄元波的传奇人生。他们勤奋好学、追求真理、奉献社会的故事感人至深。在那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我谨以此文记录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并用实践赓续红色血脉。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历史上的今天标志着广西翻开崭新的一页,这一历史性时刻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无数建设者的辛勤付出,终归如愿。在庆祝自治区成立的隆重庆典上,被誉为桐岭壮乡“双杰”的人物——龙德洽与黄元波惊喜地重逢。 桐岭壮乡“双杰”的问道初心 龙德洽,1910年11月出生于桐岭新龙的古龙村;黄元波,1911年出生,来自新龙的汉村。两个村屯相距不足五华里,他们自幼结下深厚情谊,同窗共读,成绩斐然,常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被誉为桐岭新龙一带的青年才俊,人称桐岭壮乡“双杰”。 桐岭壮乡“双杰”的奋进之路 龙德洽,一位革命斗士,从武宣中学毕业后考入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校期间,他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参与创建“反帝反法西斯大同盟”(后更名为“抗日反法西斯同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参与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国活动和广西解放战争。从创建中共临桂县委到担任中共柳州支部书记,再到1947年弃教回乡参加武宣中秋起义,建立武工队,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他始终站在斗争前沿,为广西的地下党组织和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教育战线发光发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师资人才。 黄元波则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从武宣中学毕业后,他先后考入广西大学预科班、国民党陆军兽医学校,后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兽医学院攻读兽医学博士。学成归国后,他历任多所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河南农学院教授、畜牧兽医系主任、农业部河南省生物药品厂总工程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等职务,成功研制牛气肿疽甲醛菌苗、猪丹毒氢氧铝菌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等多种疫苗,成为中国畜牧兽医领域的杰出专家。 两位桐岭壮乡才子虽身处异地多年,但对故乡的眷恋从未改变。他们深知,广西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广大民众的齐心奋斗。作为奋斗者中的一员,他们理应在各自领域为广西的繁荣贡献力量。 桐岭壮乡“双杰”的重逢相惜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这一历史性时刻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对龙德洽而言,这是他一生中最荣耀、最幸福的时刻。作为桂林市代表,他有幸出席了这一盛会。 踏入会场,庄严宏大的场景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他的思绪飞回过往的艰难岁月,那些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同窗与战友一一浮现脑海。他在内心呼唤:陶保桓、黄孔修、刘敦安、麦世法、张镇道、莫西凡、江明彬、江明朗……龙光,今日你们本应在此共襄盛典!龙德洽深知,今日之盛况是他们共同奋斗的结果。 正当他沉浸在回忆中时,熟悉的乡音传来,他惊呼着——元波老弟?变了、胖了!少年时代的同乡同窗好友已几乎不敢相认。自武宣中学毕业后,两人一别二十八载,再度重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龙德洽,一位为广西解放事业和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革命战士,他的英勇事迹在壮乡流传;黄元波,一位在畜牧兽医领域有着重大建树的专家,他的科研成果在中国广大农村广泛应用,为畜牧兽医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桐岭壮乡“双杰”的赋诗达情 老友相见,紧紧相拥,热泪盈眶,即兴赋诗,共抒胸臆,壮志凌云溢于言表。 黄元波赋诗道: 忆昔深交正少时,西窗剪烛夜论诗; 长年久别重逢日,落发光头两鬓丝。 龙德洽和道: 绚光彩丽正春时,汉壮人民造史诗; 盛典吾君诚侃昼,热情如火语如丝。 黄元波再赋: 故园遥望白云间,万里遨游尚未还; 客旅相逢终是别,不知何日返家山。 龙德洽又和: 吾辈论交四海间,故乡无恙不须还; 愿君力作超英美,气盖云天力拔山。 诗词间流露出两位壮乡才子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他们虽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都怀揣着对故乡和祖国的赤诚之心,在各自领域书写传奇。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望,龙德洽与黄元波的传奇人生是广西革命历史与建设历程的光辉缩影,其精神永照后人。新时代,我们要以史为鉴,铭记前辈创业精神,珍惜当下,实干敢干会干,结合各行业特色优势,共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共筑幸福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