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宾市召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会后,市教育体育局迅速行动,锚定“实干开新局 聚力促发展”主题,聚焦教育体育主责主业,谋划新一年教育系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2月20日,记者专访来宾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学强,就如何以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行解读。 聚焦教育提质 夯实人才根基 助力产业升级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产业升级的‘动力源’。”谈及教育领域的规划,梁学强开门见山地指出,2025年全市教育质量将实现整体提升,城乡、县域、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高考成绩力争新突破。为此,市教育体育局将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工程。推进城区学校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发展,优化教育评价机制,建立以教学质量为导向的学校、教师评价体系。“我们不仅要关注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数据实证分析,精准诊断教学短板,推动教育提质增效。” 二是教师队伍强基工程。2025年计划补充教师800人以上,培训骨干教师1800人次。针对乡村教育薄弱环节,实施强县域计划,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名校长团队精准帮扶,“让优质教育资源‘沉下去’,乡村教师能力‘提上来’。” 三是学校管理规范工程。开展“常规管理年”行动,解决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足等问题,“用精细化管理为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产教融合破题 精准对接产业 锻造技能尖兵 “职业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抓手。”梁学强表示,市教育体育局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与本地支柱产业深度融合。2025年,做强职业教育加工制造、医药卫生、轻纺食品等专业,发展制糖技术、化学工艺等专业,打造与本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力争建成1~2个行业产教联合共同体,培养4400名以上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梁学强给出答案:“引企入校、订单培养”。通过开设“订单班”“定向班”,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确保学生“毕业即就业”。同时,联合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蔗农、退役军人等群体5000人次以上,“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技能人才的‘蓄水池’。” 体育经济赋能 赛事搭台 激活消费新动能 “体育不仅是民生事业,更是经济新引擎。”谈及体育领域布局,梁学强重点介绍了“赛事来宾”品牌打造计划,2025年将举办来宾半程马拉松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大型赛事,并承办第十四届广西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我们不仅要办赛,更要延伸赛事‘长尾效应’,推动体育与旅游、消费深度融合。”他说。 此外,市教育体育局将培育1-2个自治区级以上体育产业精品项目,开发“体育+旅游”特色线路,举办社区基层赛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运动乐趣,让体育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实干作答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面对“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的要求,梁学强坦言:“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为此,市教育体育局将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对教育质量、产教融合、赛事筹备等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定期通报进展。“我们要求学校管理者下沉一线听评课,教师评价与教学质量直接挂钩,确保每一项政策落地有声。” 在职业教育领域,将统筹用好中央资金,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在体育产业方面,强化政企联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赛事运营。“创新不是空谈,而是要在机制、模式上大胆突破。”梁学强说。 教育强基、职教兴业、体育惠民——市教育体育局正以“拼”的姿态、“实”的作风,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随着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来宾市教育体育事业必将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更强支撑,为城市发展增添更亮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