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担心闹矛盾耽误收成,现在地头就能解决问题了。”在兴宾区凤凰镇六安村的千亩蔗林里,种植大户余云开一边挥锄除草一边感慨道。 作为村里的“种蔗状元”,他今年种了1000多亩糖料蔗,却比往年更省心——纠纷不出田埂、假农资不见踪影,蔗农们正铆足劲头发展这份“甜蜜事业”。 “蔗田管家”驻一线 矛盾化解在萌芽 蔗林深处,三支特色队伍格外醒目:“甜蜜先锋”调解纠纷、“机手大哥”保障运输、“蔗大嫂”巡逻值守。去年甘蔗砍运季,六安村两户蔗农因边界争议险些动手,“甜蜜先锋”队员覃海燕顶着烈日现场丈量土地,用方言讲透《土地承包法》,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兴宾区政法委将法治力量扎进田间,打造了“蔗田版”的“枫桥经验”。在全市20个万亩连片蔗区设立“邻里蔗里”调解室和“甘蔗巡回法庭”,去年累计化解涉蔗矛盾14365件,化解率达99.8%;组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联动小组,为蔗农提供法律咨询3800余次,订单履约率提升至98%。 “平安网格”全覆盖 风险掐灭在源头 “滴!您有新的蔗区隐患待处理。”凤凰镇综治中心主任黄伟的网格手机响个不停。据悉,通过“7、15、30”滚动排查机制,涉蔗问题从发现到处置,最快只需2小时。 为护航“甜蜜事业”,兴宾区政法部门打出一套“组合拳”:今年农资市场“每月一查”专项行动查扣假劣产品12吨;“乡呼县应”平台24小时接单,蔗农扫码即可投诉;四级联防体系让420名网格员、580名“五老”志愿者化身“蔗田哨兵”。如今,兴宾区蔗区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7%,蔗农直言“夜里巡蔗都敢哼小曲”。 “法治春风”润心田 规矩“种”进泥土里 在迁江镇“蔗里最甜”普法广场,村民围看小品《老蔗农学民法典》,笑作一团,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意识。 兴宾区致力将法律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用壮语山歌传唱《种子法》,请法律人士开设“蔗棚讲座”;六安村村民代表组建“蔗林议事会”,用村规民约解决灌溉纠纷等。 从“靠人情”到“讲法治”,兴宾区的“甜蜜事业”越来越甜。2024年,该区糖料蔗种植面积突破120万亩,带动8.6万农户增收,蔗农人均纯收入增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