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泛黄的手绘本,那是根据古文《陈涉世家》创作的故事。八张薄薄的绘画纸,有近百幅插图,每幅图都配有文字。每当我看到它时,眼前又浮现那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剪着小平头,常常咧嘴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不大的眼睛闪着调皮的光。他在留言册里写道:“您要记得我哦。”相片上的他笑眯眯的,看起来就像影星,他写道:“我就是英才。”
英才,是我二十年前的学生。他性格非常开朗。那时,他们刚升入初中,短时间内学生和老师之间还不熟悉,很多学生还很害羞,见了老师就绕着走。而英才不同,远远地看见我,总会大声喊:“老师好!”然后一脸阳光地笑,十足一个阳光男孩。 英才的成绩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在班里排名很靠后,而我带的这个班里很多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自信心。新班级要组建班委开展班级工作,我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还不了解,于是就让想当班干部的同学自己举手。这时,坐在第一排的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把手高高地举起,生怕我看不到,大声说:“老师,小学我做过劳动委员。”就这样,他当上了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劳动委员的责任是每天负责督促检查宿舍、教室和清洁区的卫生情况,还要随时清扫别人扔下的垃圾。英才做得很认真,也很负责。冲刷厕所时,他更是冲在前面。厕所很脏,有的同学不愿蹲下刷便槽,但他二话不说,拿起刷子就使劲刷,不怕脏、不怕累。他的家境很优越,母亲是单位的职工,父亲是大单位的领导,但奇怪的是,他身上居然找不到一点娇气。 他上课爱高高地举起右手回答问题,虽然是坐在第一排,有时也要站起来,生怕老师看不见。 我教的是语文课,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请学生上台表演。这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情景教学法,刚开始很多学生报名上台,英才也不例外,次次把手举得高高的,后来简直有些上了瘾。只要有可以上台表演的课文,英才会在我有空的时候问:“老师,有没有表演?”如果我说有,他会一蹦三尺高,然后开心地说:“老师,记得请我们表演哦。”他说的“我们”,实际上是指和他搭档的两个男孩。他们之间配合非常默契,也很有表演天赋,惟妙惟肖的表演常常把全班同学逗得哈哈大笑。后来的表演,简直成了他们的专场。他们会依据文章情节,自己设计台词,搭配服装,准备道具。只要我上课时说一声:“大家欢迎他们上台表演。”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冲上讲台。 那一年的元旦晚会,英才他们表演的小品《黑白无常》获得了年级二等奖。我特地向他表示祝贺,他有些神秘地对我说:“老师,我们三人组成了一个表演组合,叫‘金英华’。”我笑了,知道他们是各取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组成的。我问他是不是很爱表演,他很认真地说:“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演员,我们三人说好了要当演员,而且是著名的影星。”说完,他看着我,两只眼睛亮亮的:“老师,你说行吗?”我有些感动,郑重地点点头:“行,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行。”他听后开心极了!我不忘调侃他一下:“到时,别忘了给我电影票啊。”他笑呵呵地说:“一定,一定。”然后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可惜,他没到初中毕业我就调走了。调走后,他和全班同学到我家,给我带来了这本手绘本。在另一本全班学生的留言册里,他画了所有表演角色。拿到这份珍贵的礼物,我的内心非常感动。 时光匆匆,一去二十年。我再也没有见过当初心怀梦想的这个男孩。现在的他,已经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但我只要翻开这本绘画本,就会想起,他是《黑白无常》的老黑,《皇帝的新装》的骗子,《唐雎不辱使命》的唐雎……愿再见他时,他依然是当初的那个少年。(作者系象州县教育体育局党工委综合股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