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土开沟、施农家肥、摆放蔗种、培土覆膜……连日来,在忻城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干部群众抢抓农时种植甘蔗的场景,农机轰鸣声与干群谈笑声交织成一曲动听的春耕“交响乐”。 “去年,古麦村和猫洞村两个村委用村集体经济共计40万元发展甘蔗种植产业,每个村大约实现增收2万元。今年两个村又投入40万元盘下250亩集中连片土地,全部按照良种良法种植示范标准建设。”城关镇古麦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卢斌介绍,目前正聘请附近村民过来帮忙春种、春管,每人每天工钱120元。 城关镇作为忻城县糖料蔗产业的核心产区,去年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桉退蔗进”号召,投入371.47万元完善蔗区路网建设,其中中央衔接资金312.47万元、粤桂协作资金59万元。同时整合162.77万元打造六华村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联营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实现村集体年分红超10万元的“双赢”局面。 “今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预计突破3.14万亩,较去年新增1.07万亩,其中包括5700亩改良翻种田和5000亩新垦植蔗田。”城关镇副镇长罗富饶介绍。 蔗糖产业是忻城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忻城大力实施“藏糖于地、藏糖于技”战略,加快糖料蔗生产水肥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糖料蔗稳产提质增效和糖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蔗农增收、糖企增效、供给安全。 “去年全县甘蔗有效面积7.8万亩,建成良种繁育基地500亩,糖料蔗预产量约40万吨。”忻城县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忻城糖厂副厂长蓝东介绍,公司于去年11月26日开榨,将持续至今年3月下旬,日榨量约3500吨,产糖率预计达到13%,工业产值2亿多元。 既要扩规模,更要提质量。前不久落幕的忻城县两会提出,要鼓足干劲再出发、攻坚克难开新局,以真抓实干、敢打必胜的过硬作风,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整治,糖料蔗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力争建成水肥一体化总面积2万亩以上,推动2025/2026年榨季进厂糖料蔗突破40万吨,实现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2.8亿元以上,以优异成绩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城甜蜜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