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公布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来宾北站客运值班员黎日托位列榜单,瞬间成为热议的“明星”。
2014年,黎日托从学校毕业后,一头扎进来宾北站,开启了铁路客运工作生涯。一路“打怪升级”,她从普通客运员成长为班组长。2021年,她发现班组里12名客运员来自壮、瑶、苗、侗等不同民族,顿时计上心来:车站本就是各民族旅客的大熔炉,为什么不把这多元文化变成服务的“秘密武器”?说干就干,三个月后,“刘三姐·石榴籽”服务品牌正式亮相,寓意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黎日托时常跟组员们念叨:“服务得主动,要像我们刷短视频一样,精准捕捉旅客需求!”她把山歌融入服务指引,用瑶绣图案装饰“重点旅客”标识,还创造出“五主动”服务法,即主动问候、主动服务、主动导乘导购、主动扶老携幼、主动解疑答惑。如盲人旅客进站,她当起“人工导航”,亲自搀扶;有聋哑旅客购票,她便是“键盘侠”附体,手写便条,耐心沟通;遇到携带行李多的老人,她秒变“大力士”,帮忙搬运行李……不仅如此,多语言服务、“爱心服务卡”、“银发通道”等一系列举措,让车站误乘率直降37%,老年旅客满意度飙升至98.6%。截至目前,“刘三姐·石榴籽”班组累计服务重点旅客3624人次,寻回遗失物品6505件,获得电话表扬和感谢信820次(封)。 
黎日托亲切解答旅客需求。(何新凤 摄) 在来宾北站,黎日托就如一枚“定海神针”。2023年暑假,她在值班时发现一名离家出走的男孩,二话不说便脱下外套,当起了“知心姐姐”,经过2个小时的耐心开导,及时化解了家庭矛盾。2024年6月17日,一名女士在车站突然晕倒,她风一样冲过去,对讲机一喊,同事和医护人员迅速到位,成功把旅客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而作为党支部组织委员,黎日托还推动建立了党建联盟,开启“救助绿色通道”,助力58名重病患者顺利就医。每逢传统节日,“刘三姐·石榴籽”文艺小分队也总能带来惊喜,尤其是2024年春运的“非遗小课堂”,让旅客的归途充满欢乐。 工作之外,黎日托是一名不折不扣“斜杠青年”、铁路普法志愿者、公益带头人,不仅组织志愿队伍进社区、学校,还与市福利院结对帮扶,开展“四季温馨陪伴”活动。在她的帮助下,曾经想辍学的小红(化名)如今已是品学兼优的初三学生。 荣誉加身,黎日托总是很谦虚,她说自己只是一颗普通的石榴籽,但在大家心里,她就是铁道线上最闪亮的“雷锋”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