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市委书记何朝建深入三江口新区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发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四千精神”,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奋战一季度,以“开门红”引领“全年红”。
春风拂绿三江岸,项目建设战鼓酣。在武忻高速三江口新区互通出口、正龙路与沿江路交叉口,以及来宾绿色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仙鹤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现场,压路机来回碾压、挖掘机轰隆作响、运输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何朝建走进项目现场,对照规划图纸与项目负责人展开“清单式”对话。何朝建强调,三江口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要精心谋划新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既要考虑上下班的便捷性,又要考虑居住环境、功能配套,推动商业综合体等与产业项目“同频共振”,让务工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要高标准推进园区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合理调整规划,提高要素保障质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四千精神’是我们干部需要发扬的!”何朝建指出,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强调,干得好不好、年底要拿指标说话!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发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四千精神”,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到项目在一线调度、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快准实”的行动力,做言行合一的“实干者”。要拿出敢闯敢试、攻坚克难的劲头,用新思路谋划新任务、用新方法破解新难题,做敢于破题的“开拓者”。要发扬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的工作作风,在“吃苦”中锤炼党性、提高能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市委常委、秘书长蒋卫生,副市长甘诚一同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