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五镇,有这样一位年轻女性,她受母亲影响,回国后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她就是黄少彦,一位从“海归”到“新农人”的乡村振兴实践者。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阿姨,这个蔗种要切对,保留好双芽。”在广荣甘蔗种茎加工厂,黄少彦正细心指导工人切割蔗种。黄少彦现任来宾广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多岁的她头顶“海归”光环,在母亲的影响下投身农业,成为新时代的巾帼新农人。 高中毕业后,黄少彦前往海外求学,原本计划继续深造。然而,命运与她开了个玩笑。2019年,家里因投资中草药种植失败而背上巨额债务。面对这一变故,黄少彦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回国参加工作,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回国后,黄少彦先后在柳州相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来宾相关企业以及机关单位工作。这些宝贵的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扶贫产品申报以及政策执行经验,也为她日后协助母亲管理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黄少彦母亲所在公司争取到自治区农机中心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项目。项目启动初期,黄少彦看到母亲大事小事亲力亲为,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在母亲的感染下,黄少彦对农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决心与母亲一起为乡村振兴事业奋斗,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成为母亲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进入公司后,黄少彦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隔行如隔山”。从小养尊处优的她,不清楚水稻该什么时候育秧、农药和肥料怎么配制、什么时候杀虫、扬花的时候需要做什么……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黄少彦常常向母亲请教水稻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知识,并向同行专家请教专业知识,寻找大量的案例来学习,逐步提升专业能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与时俱进,持续拥抱新技术、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公司方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黄少彦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老练,她认为就应该大胆尝试,让公司乘着科技发展的东风驶上“快车道”。在做足市场调研、研究透项目可行性之后,黄少彦主导引入了智慧农业体系。 “我们引入了智慧农业系统,通过气象站、摄像头和土壤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农田情况,确保种出优质有机富硒大米。”说起智慧农业系统,黄少彦话语间满满的自豪感。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黄少彦对农业发展充满信心。 为了提升公司形象,黄少彦牵头设计公司商标,结合“讲好桂中‘米故事’”核心理念,推动产品打入市场。她还创新建立“广荣农服”机制,整合农机、农技、销售等资源,构建“育、种、管、收、加、销”一体化产业链,为农户提供“种、管、收、销”一站式服务,累计服务农户超2000户,2022年至2024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5.8万亩。 在黄少彦的努力下,公司业务渐渐步入正轨。她深刻认识到人才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走进校园,用自身的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返乡,一方面设立奖学金资助困难学子。“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农业的希望。”黄少彦说。 农业之路充满艰辛,但黄少彦始终坚守初心,用热爱和坚持,探索农业现代化路径,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力量。“农业是‘慢事业’,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实。每当听到合作农户感慨收成翻了一番,所有的疲惫都化作心底的甘甜。”黄少彦感慨道。(韦 苏 何凤瑶 韦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