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象州梦幻夜”的璀璨灯火点亮县城上空,充满民族风情的长桌宴、光芒四射的非遗打铁花与裸眼3D光场媒体投射出的绚烂星河交相辉映……自2023年8月开街以来,“象州梦幻夜”文旅街区积极探索“文化+科技+夜经济”模式,累计吸引游客超400万人次,抖音话题量突破6.2亿,成为县域文旅数字化的现象级标杆。而这,仅是象州数智经济版图的一角。 近年来,象州县紧扣“数智生态县”建设目标,通过前瞻布局与创新实践,从智慧基建到产业生态,走出“基础夯实—场景融合—生态构建—创新引领”的递进式路径,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智突围之路。 筑基:民生痛点切入,构建数智底座 象州的数智化征程始于民生领域的“小切口”。 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家庭购买第二辆车,象州县城车辆骤然增多,停车难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象州挖掘整合停车资源,当年即新建了一批智慧停车场,新增车位2800个、新能源充电桩120 个,有效解决行车拥堵和停车难题,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的综合信息网络,实现县域内诊疗数据互联互通,并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远程服务,依托“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至2023年,象州县发展数智经济的政策框架初步成型,提出了“数智蓝、生态绿”发展导向,布局“2+3”五大产业生态链,策划实施军田数字设施农业项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大棚温湿度远程调控,埋下了农业数智化的“种子”。 融合:文旅场景破圈,技术赋能百业 2023年,“象州梦幻夜”的爆红,成为场景融合的转折点。 “象州梦幻夜”文旅街区项目投资1.3亿元,以“四大神兽”街区为载体,融入5G、VR/AR技术,打造50余个非遗演艺与科技互动场景。开街当日游客量突破8万,当年带动旅游消费增长63%、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0.8%,实现了“一街兴一城”的辐射效应。 除了梦幻夜,该县还在江滨公园实施“星梦人间,梦幻星河”点亮象州工程,建设荧光智慧绿道,吸引了大量游人和便民摊点,近2公里的江滨带状公园弥漫着充满活力的“人间烟火”。 与此同时,数智技术向象州多领域渗透:数字政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应急管理“一张图”助力各类综合事件即时感知、快速预警、智能研判、科学决策和快速调度;罗秀镇军田村的数字化大棚内,管理员轻点手机即可远程调控39个大棚的温湿度,物联网技术让“指尖种菜”成为现实。 生态:平台集群发力,重塑产业格局 2024年,象州迈入生态构建阶段。 当年10月,“数智大健康未来产业大会”在象州举办,吸引了全国30个县域、20家知名企业及机构负责人参加。大会现场成立了“中国数智大健康未来产业发展联盟”,象州被授予《世界长寿乡资格确认书》和“中国城市数字化示范基地”称号,并在县域治理、智慧医疗、数据资产、健康文旅等四大板块分别达成相关合作。 随后,象州县两大产业园集群同步落地:“江滨·AI+灵境数实融合产业园”整体布局采用“太空舱”设计,发展人工智能、数智生产性服务业;“城东·智康谷产业园”采取一二三产融合主题园区模式,联动7个万亩农业基地,形成大健康产业闭环。目前,两大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已吸引11家配套企业签约,数智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此外,当地还聚焦数智制造产业链,积极对接大健康绿色产业、低空经济、智能传感器等行业头部企业和协会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规模,促进象州数智大健康未来产业大会成果落地转化。 引领:未来产业布局,激活创新基因 今年象州县两会期间,桂三味公司研发的AI智能螺蛳粉售卖机在代表委员驻地展出:90秒自动烹制螺蛳粉,恒温保鲜与冷干技术颠覆传统餐饮模式,攒足了眼球。目前,年产1万台AI智能无人螺蛳粉烹饪售卖机生产线已开工建设,有望推动食品工业向“智能终端+新零售”转型。 在夯实智能终端产业基础的同时,象州县的战略布局向更广阔领域延伸:加快培育低空经济试验区,规划旅游与物流应用场景;致力于新能源智车数智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打造7个万亩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种植基地,培育壮大智慧物流产业,启动“公铁水空”智慧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此外,随着能源智慧算力中心等项目落户以及“梦幻城AI PLAY”系统等象州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实景化运营服务项目的持续推进,象州有望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形成“技术研发—场景测试—规模应用”的创新闭环。 从智慧停车到梦幻夜爆红,从数字大棚到AI螺蛳粉,象州的实践印证了县域数智化的可行路径——以民生需求切入夯实基础,以场景融合扩大示范效应,以平台集群构建生态,最终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这座西部小城的探索,正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提供一份充满想象力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