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西三月三假期,金秀瑶族自治县接待游客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3亿元,其中大瑶山盘王界景区、山水瑶城景区、圣堂山景区、瑶族博物馆、银杉公园等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在这些游客当中,有很多来自广东茂名市的旅游团。 2017年,茂名市与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结对帮扶;2021年,电白区与茂南区开展“多对一”的“组团式”帮扶模式,粤桂两地携手跨越山海,在瑶乡大地书写了一段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5年间,粤桂协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4亿元,实施69个重点项目,带动9719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金秀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在“世界瑶都”绘就了一幅振兴画卷。 组团帮扶:构建全方位协作体系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来自茂南区人民医院的外科专家带领团队完成了全县首例腹腔镜微创手术,这是粤桂医疗协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4年,电白、茂南两地选派5名党政干部、64名骨干教师和22名医疗专家常驻金秀,构建起“党政引领+专业支撑”的帮扶矩阵。在教育领域,电白区骨干教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金秀民族中学数学平均分提升23分;在医疗战线,茂南区专家团队推广新技术新项目15项,填补县域医疗空白;在产业一线,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茶乡,培训电商人才300余人次,推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除此之外,5177万元粤桂财政帮扶资金聚焦“三大领域”:3107万元用于6个发展特色产业项目,930万元打造了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500万元建设瑶医药康复中心;以及44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助力11个基础设施项目落地,让瑶寨的道路更畅通、住房更安全、环境更宜居。同时,两地11个部门、10个乡镇、28个村建立结对关系,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其中电白区沙院镇与金秀镇六段村结对共建,引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35%。 文旅融合:激活生态经济新动能 沿着金秀“百里瑶寨风情画廊”驱车游览,平道屯的吊脚楼民宿群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这是粤桂协作投资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完善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融入瑶族文化元素,昔日的“穷山沟”摇身变为“网红村”,去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文旅推介创新不断。电白茂南帮扶小组策划“山海情深”摄影联展,将电白的滨海风光与金秀的瑶乡风情搬进展厅;组织开展“千车万人游金秀”活动,开通茂名至金秀旅游专车,去年共输送游客5.6万人次;线上直播“云游金秀”,吸引超百万名网友观看,瑶医药康养体验项目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产业融合成效显著。2024年,金秀旅游接待量突破104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24%。其中,圣堂山、古沙沟等景区游客量屡创新高,带动周边200余户瑶家民宿实现增收,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销协同:打通农产品销售通道 在茂名市消费帮扶馆的金秀专区,野生红茶、香菇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通过“线下实体店+线上App”模式,金秀专区年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市场拓展“多点开花”。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上,金秀企业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实现销售额320万元;电白茂南帮扶小组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建设5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瑶山珍”等区域品牌,3款产品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 就业帮扶“双向发力”。今年春节假期,桐木汽车站发动10余辆免费专车,护送务工人员赴粤就业。截至目前,电白茂南共建立6个稳岗就业基地,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技能培训,累计帮助9719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3962人。 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振兴”,电白茂南组团式帮扶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协作之路。如今的金秀,瑶寨换新貌、产业兴乡村、群众笑开颜,粤桂两地正以“山海一家亲”的深厚情谊,继续书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让瑶乡振兴的旋律越唱越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