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来,在兴宾区各糖料蔗生产基地,随处可见蔗农忙碌的身影,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翻土、施肥、覆膜……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寺山镇炉塘村的甘蔗地里热闹非凡。村民趁雨后水分适宜,紧锣密鼓地开展甘蔗春耕播种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新一年的“甜蜜希望”。寺山镇抢抓农时,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有序组织群众开展甘蔗春耕备耕工作,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2月19日,在三五镇广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蔗种茎加工厂,工人们正忙碌劳作,剥叶、切割、筛选、消毒……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公司负责人莫丽荣穿梭其中,仔细检查蔗种情况,确保为种植户提供优质蔗种,助力春耕生产。 “我们从2月6日开始提供蔗种,今年计划提供1万亩优质蔗种,目前每日可满足200亩种植面积的蔗种需求。”莫丽荣介绍,为保障春耕蔗种供应,工厂火力全开抢抓生产,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对蔗种进行切割、筛选、消毒等,从源头上保障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蔗糖产业是兴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兴宾区糖业系统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迅速行动、全力拼搏,锚定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聚焦稳面积强链条,夯实生产基础,强化全产业链建设,全力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 稳定糖料蔗种植规模。健全完善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动态平衡机制,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确保糖料蔗保护区面积、种植面积不减少。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维护砍运购销秩序,推行糖料蔗收购“首付价+糖价”联动机制,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落实脱毒健康种苗、水肥一体化等惠农补贴政策。全面推行规范化订单农业改革,保障蔗农收益,提高种蔗积极性,确保2025/2026年榨季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进厂糖料蔗突破630万吨,产糖量达到85万吨以上。 夯实糖料蔗生产基础。以糖料蔗“四化”建设为抓手,全面促进糖料蔗生产降本增效。实施经营规模化,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种植主体,引导蔗农开展并户联营、土地流转等模式,力争2025年新增糖料蔗经营规模化面积6万亩以上。实施种业振兴,累计完成建设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脱毒种苗供种能力达30万亩以上。加强蔗田水利化建设,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力争建设面积累计35万亩以上。推广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分步式机收点建设,力争2025/2026年榨季联合机收和分步式机收率达15%以上。 优化升级糖业全产业链。坚持“以链兴糖”,力争2025年制糖及综合利用产业链总产值125亿元以上。加强制糖工艺改造创新,精准招引糖果、饮料、休闲食品等用糖企业,做大食糖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滤泥还田和加工利用率,积极引进相关企业,推动形成滤泥生物肥产业链。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利用量大的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实现蔗叶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打造蔗叶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推进糖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 (韦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