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记者 韦 鑫 文/图) 4月7日,在兴宾区良江镇的来宾市国家粮油一体化示范项目基地里,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翻出一块块沉甸甸的“地下黄金”——马铃薯。村民们则忙着挑选、装袋,一辆辆大卡车满载着丰收的马铃薯驶向全国各地。
“去年冬种马铃薯的面积是3000亩,现在亩产能到3吨左右,产量和品质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广西粤桂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祥彰介绍,“我们投入了8辆收获机,4辆转运车,每天出6台挂车的商品薯。村民来这里干活,一天8小时能得140元。” 来宾市国家粮油一体化示范项目基地以“水稻+”种植为基础,以粮油产业为主导,致力于打造中国南方粮油规模化发展示范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践基地、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马铃薯作为旱季作物,对灌溉水源的需求较高。然而在桂中地区,干旱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那么,这片基地是如何保障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水源呢?“全靠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的水源保障。”梁祥彰指着远处桂中治旱乐滩灌区工程迁江分干渠说。 据了解,桂中治旱乐滩灌区工程从去年12月2日就持续为良江片区的马铃薯基地供水,正是依托工程的水源保障,该基地顺利完成了全部的冬季播种工作。同时,该基地采用了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进行精准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灌溉效率。

航拍马铃薯采收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