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魏书记到我们村后,村里变化很大,饮水方便了,路也好走了。屯里还建了文化广场,空闲时可以跳跳舞、唱唱歌。”金鸡乡石祥村村民黄秀娟开心地说。 2018年和2023年,来宾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派驻魏振培两次挑起重任,担任石祥村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带动下,石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委自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他用真情打动百姓,用发展造福百姓,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魏振培先后荣获“来宾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来宾市五星级工作队员”“来宾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等称号,连续四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巩固脱贫成果路上的“前行者” 石祥村位于金鸡乡东部,与象州交界,距离武宣县城48公里,是武宣辖区较偏远的村庄之一。魏振培驻村伊始,便将自己定位成石祥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每天深入村头小巷、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促膝长谈,及时了解群众实际困难、真实诉求,后续跟进服务,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到应纳尽纳,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石祥村监测户曾廷新有3个孩子,小儿子就读高中,两个女儿分别就读大学、职校,每年学费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2023年,曾廷新突发脑出血住院,医疗费自付4.5万元,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魏振培得知情况后,立即向乡政府和后盾单位汇报,多方争取支持。2023年11月,曾廷新一家享受低保,并纳入监测户。过后,魏振培继续为曾廷新的家人多方奔走,积极联系企业、学校,落实小孩就业及读书减免学费等政策,真正做到用心用情帮扶。 群众增收致富路上的“引领者” 魏振培认识到,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增强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他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党支部+公司”“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形成了“党建引领、支部牵头、党员先行、农户积极参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困局,魏振培带领村“两委”干部,结合村情实际,采取治“双超”、扩产业、引项目等有效措施,实现多元化发展,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一是推进“双超”治理。通过规范承包合同期限,提高山地承包租金,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0万元。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整合土地资源,积极打造糖料蔗特色产业项目,推进1000亩“双高”基地和600亩大藤峡抬填区甘蔗示范区建设,目前全村糖料蔗面积约2800亩,每年农户实现增收5000元以上。三是发展光伏项目。通过土地租赁方式,建设一个占地7.5亩的光伏帮扶发电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四是入股分红。通过争取大藤峡后续扶持资金200万元,入股海康养殖场,每年石祥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2024年,石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70万元,同比增收40%,向全村符合分红条件的774户2977个股民发放分红款20.9万元,实现首次分红目标。 贴心为民办实事的“好公仆” “我们村干入户了好几次,农户一直不松口,但是魏书记上门跟进,与农户进行深入沟通解释,农户就点头答应了,村民对他是非常信服的。”石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新贵说。 2020年,石祥村大藤峡分田工作因涉及10个自然村的利益,涉及群众广、土地多,分田到户困难重重。期间,村委多次组织各屯召开动员会,但工作进展仍非常缓慢。后来,魏振培与村干部走访了每家每户,凭着一股“说不停、耐得烦”的韧劲,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2023年6月,修水利渠道时遭遇群众阻挠,如不及时维修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村干为此多次入户协调无果,后来也是魏振培上门劝说,找准矛盾症结和调解突破口,最终群众点头答应,化解了这起纠纷。 驻村五年来,魏振培将石祥村视为第二个故乡,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他抓党建、促发展、解民忧、调纠纷,与老百姓同吃、同劳动。如今,石祥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