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忙碌……近日,记者走进广西下田锰矿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下田锰矿”),看到一派繁忙地生产景象。在热电联产主控室,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各项生产活动的监控画面和数据信息,工作人员专注地操作着电脑,该公司副总经理覃涛在一旁认真地进行生产巡视 。

电解槽作业现场。 “为夯实全年生产基础,今年1月底至2月公司停产检修,2月26日完成检修工作,3月实现满负荷生产,预计本月完成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任务2000吨,实现产值2600万元。”覃涛表示,一季度预计可完成产值5000万元,奋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开门红”。 离开主控室,记者跟随覃涛来到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和技术骨干正围绕锰矿加工、环保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 据了解,经过多年转型发展,下田锰矿从此前矿山开采到如今以锰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主导产品电解二氧化锰可年产2.2 万吨,所产“双田”牌电解二氧化锰产品为广西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2024年,该公司生产粗品19665吨、生产成品20736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65亿元。 同时,该公司立足“专精特新”研发生产锰系电池正极材料系列产品,瞄准市场需求,实施精准开发,立项研发的高纯硫酸锰和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目前,企业获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共有1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 2020年12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 谈及如何落实来宾市“新春第一会”精神,覃涛表示:“2月11日、2月17日,公司两次召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召开会议,要求各车间部门迅速组织召开本车间、科室员工会议,结合2025年工作目标任务充分讨论,对标找差,列出短板或存在问题,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制定本单位今年工作措施,各主管领导亲自部署、全程参与,将指标转化为业绩,将业绩与绩效、职务考核挂钩,确保任务目标的实现。” “今年,我们将投入500多万元,增加2台自动洗渣压滤机和2个中间桶,现在项目正在考察订购装备,预计9月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覃涛介绍,此次对技术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该公司每年还外供4万吨滤渣给水泥厂作原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后,我们将逐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谈到企业未来发展时,覃涛信心满满。她表示,企业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人才,在“专精特新”方面持续发力,并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员工素质。通过技改、调整产品结构,完成高纯硫酸锰和四氧化三锰技改项目,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步关注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营销策略,以实现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