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父亲离世后,已悄然走过三个春秋。每当夜幕低垂,星辰闪烁,我总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中,那些往昔的片段,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让我感慨万千。
父亲出生于1932年6月,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乡村生活清贫而艰难。他自幼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小学文化便是他不懈努力的成果,这份对知识的珍视与追求,或许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成年后的父亲,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家乡那片土地。在联产承包制的浪潮下,父亲与母亲以十二分热情投入劳作。晨曦初露时,他们已在田间忙碌;夕阳西下时,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农具。他们的辛勤耕耘,让我们告别了饥饿,家里也逐渐殷实起来。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堆满粮仓,我们家成了当地交粮大户,那一张张当地政府颁发的奖状,不仅是对父母劳作的肯定,更是父亲被评为劳模的荣耀见证。这份荣誉,是父亲用汗水和心血浇灌而成,也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父亲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农民,还是一名备受尊敬的“赤脚医生”。在那个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父亲自学中医知识,熟悉各种中草药的药性与用法。他背着药箱,走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为邻里乡亲看病问诊。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只要有人需要,父亲总是随叫随到。他的医术与仁心,温暖了无数村民的心。对于那些贫困的家庭,父亲不仅不收诊费,还会慷慨地给予帮助。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善良与担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 在我们的成长岁月里,父亲是一位严格的导师。他虽不善言辞,但对我们的教诲从未间断。他用自己的言行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勤奋学习。每天放学后,我们都要帮父母干农活,体会劳动的艰辛。在学习上,父亲更是严格要求,我们的作业本上常常留下他批改的痕迹。他常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在父亲的督促下,我们兄弟姐妹七人发奋学习、力求上进,努力走出乡村,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父亲为人和善,在村里拥有很高的威望。他曾担任“村长”,调解了无数纠纷,是村民心中的主心骨。邻里之间有了矛盾,总是第一时间请父亲出面解决。父亲公正无私,总能站在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村民,父亲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借钱、借粮,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他的影响下,整个村子都充满了和谐。 父亲生前最爱养蜜蜂,最多时有十二三箱。每到春暖花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父亲在蜂箱旁忙碌,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每年收获的蜂蜜,父亲都舍不得吃,总是精心包装好,让子女们带回县城。2021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与潮湿,蜜蜂被冻死了一大半。父亲看着那些死去的蜜蜂,心疼不已,那段时间,他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蜜蜂的离去,仿佛带走了父亲的生命之光。第二年春天,父亲带着对蜜蜂的眷恋和对子女的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如今,母亲虽已有85岁高龄,但身体依然硬朗,生活能够自理。我们兄弟姐妹围在母亲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她,让她的晚年充满幸福与温暖。我们常常给母亲讲父亲的故事,那些美好的回忆,总能让她脸上舒展开幸福的笑容。我们相信,父亲一定也能感受到我们这份亲情与温暖。 父亲,您虽离我们而去,但您的音容笑貌、您的教诲、您的爱,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您用一生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您的善良、勤劳、担当,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在另一个世界里,愿您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我们会带着您的期望,好好地走下去,让家族的爱与温暖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