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红河制糖公司。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设备解体、高压冲洗、全面检修……2024/2025年榨季刚刚收尾,记者走进广西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河制糖公司”)的压榨车间,一改往日的喧嚣,工人们正忙着拆解设备进行保养。 “2024/2025年榨季,我们连续满负荷生产,日榨蔗量均达10300吨,做到连续、均衡、安全、高效,蔗渣打包率累计达9.83%,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节能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红河制糖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林以宋介绍说,本榨季累计榨蔗92.77万吨,产白砂糖约12.3万吨,混合糖产率13.84%,等折白砂糖产率13.80%;预计榨季营业收入约7.15亿元,累计纳税约3700万元。 亮眼成绩的背后,得益于红河制糖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和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同行业先进技术,推动生产装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 同时,该公司还引进了丙糖自动连煮连助系统,有效提高产糖量、生产能力以及减少人工等。“我们这一套连煮设备投入使用以后,能耗方面从40%降低到35%,不仅节约人力成本、降低能耗,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制炼车间主任韦毅表示,自从引进了丙糖连煮连助系统,日榨量由8800吨提高至10500吨。 实现糖企提质增效,不仅需要智能化的生产链,更需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2024年,该公司累计投入资金4300万元,推动生产装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完成设备技术革新改造项目61项。制糖生产全流程调度平台就是设备技术革新改造项目之一,目前在制糖生产全流程调度平台已实现对动力、压榨、制炼等车间的全方位调度。 原料蔗的产量、含糖量对于糖企的发展至关重要,红河制糖公司坚持从“前端”上抓好进厂原料蔗质量。目前,该公司抢抓春耕春种良好时机,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深入开展一系列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的糖料蔗生产政策和技术宣传活动,推广良种良法6项技术,优化品种结构,加快高糖高产品种“桂糖44号”推广及脱毒健康种苗推广落实。同时,利用水利部门建设在蔗区的3个大型电灌站及10多个小型水灌站进行抽水灌溉,并补贴电费及修复水渠方便群众种植甘蔗,稳定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今年,我们将在农业种植‘前端’投入4605万资金扶持甘蔗产业的发展,持续在土地复垦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扩增2万亩种植面积。通过扩面增量,让蔗区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确保2025/2026年榨季总入榨甘蔗量达到110万吨以上。”林以宋信心满满地说道,在工业端,企业将继续投入3000多万元,把制糖工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行提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为来宾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事业贡献红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