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记者 韦 鑫 通讯员 门丹华 黄文杰) 为转变全市自然资源系统“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思想,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好转,近日,市自然资源局印发《加强全市自然资源管理秩序若干措施》,全面实施“一清双降”违法用地用矿管控计划,落实“两早一严”工作机制,从前端、过程、终端三个环节入手,采取“长牙齿”的11条“硬措施”,全力打造最严格的全链条综合管控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在前端疏导环节,着重源头预防化解。创新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将法治教育贯穿土地和矿产资源“批、供、用、管”全流程,持续增强全民节约和保护资源意识。深入推进“三程三不”工作法,用好用活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优化建设项目选址,引导项目不占或少占耕地。全面铺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提前介入项目用地报批组卷工作,加快用地报批进度,构建“全要素”资源保障机制和“大巡查”工作格局,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用地行为。 在过程管理环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和规范批后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相关业务部门依法行政,明确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对违法违规问题责令整改或及时移交执法部门查处。健全自然资源领域信用管理体系,用好用活“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西来宾)”和“信用中国(广西来宾)”官方网站,在审批时运用信用信息,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结合“耕地保护线上互动平台”等载体,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有奖举报制度。 在终端闭环环节,严格规范执法监管。坚持“守土有责”,严格落实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推行“一案三查”机制,强化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约谈和问责工作,对问题突出地区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或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暂停受理除民生项目外的用地用矿申请,全力构建齐抓共管“大联合”格局。坚持“目标考核”,设置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年度任务,严查处各类增量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扭转违法违规问题高发频发态势。同时,建立预警提醒制度,对存量问题实行分类整治管理,推动存量违法问题“动态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