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兰培文,壮锦山歌传承人,树高万丈枝叶茂,风吹落叶也归根。”3月11日,在忻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好人故事会”主题活动上,忻城县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负责人兰培文分享了自己的个人事迹。 兰培文既是工作室负责人,也是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三级政协委员。他充分发挥个人专长,成立了忻城县山歌宣讲团,推出“山歌宣讲+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的“组合套餐”,通过讲座、座谈、山歌传唱、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举措,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同时,结合本地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工作室成立以来,兰培文带领其他委员一同开展非遗宣传以及山歌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屯等志愿服务活动50多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5000多人次,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凭借自身特长,兰培文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壮锦非遗文化,将工作室打造成民族服装生产车间,目前已是广西第二大民族服饰生产基地,通过“公司+绣娘”的灵活就业模式进行生产,还带动80多户300多名群众就业创业。同时,与遂意乡板桐村达成帮扶协议,助力板桐村成立忻城县首个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厅,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兰培文与忻城县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发起“壮锦技艺复兴志愿服务”项目,在企事业单位、校园、村屯开展壮族织锦技艺公益培训班;联合多家传统文化企业、单位开展居家灵活就业壮锦技能培训,为村里有就业意向的群众提供壮锦工艺品培训,并推荐就业。去年以来,累积开展织壮锦培训8期,参加人数300余人;开展线下线上山歌培训5期,受众30000余人。2022年,“壮锦技艺复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广西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织锦基地获评“非遗生产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近年来,兰培文先后荣获广西“民族团结好榜样”、来宾市“十大杰出青年”、来宾市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来宾市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 兰培文的成功实践,是忻城县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把委员的个体智慧转化为界别整体优势的生动体现。类似上述活动和项目,工作室已组织委员举办多场次,不仅为界别委员搭建了学习、履职、联系、联谊的平台,还结合自身特色推动委员履职服务提质升级。 “委员工作室是政协委员收集民意、服务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是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增强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忻城县政协副主席盘继勇介绍,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今,工作室成了民意收集、政策解读、服务群众、协商议事的综合站点,成了县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畅通社情民意的新平台,为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效支撑,让政协工作“触角”在基层得以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