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绾云鬟双髻连,碧空高耸自天然。 一弯新月梳鬒发,几点轻云贴翠钿。 摇漾最宜临浅水,朦胧更爱带轻烟。 读书留有幽岩在,野老犹然话昔贤。 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出任武宣知县的翁年伦游览东乡镇双髻山后,有感而发挥笔写下的“双髻晴岚”诗句。 “双髻晴岚”是武宣古八景之一。清嘉庆年间《武宣县志》记载:“双髻山,在东乡上里,离城六十里,双峰高峙如髻,天晴有岚烟积翠,县八景双髻晴岚即此,山下有岩,音二谢读书处。”双髻山,海拔1016米,是武宣县与桂平市交界之山。 近两年,双髻山出现冰凌景观,有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前往山上拍摄照片、视频,发布到抖音等各平台,一时间“双髻山冰凌景观”的话题冲上热搜,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一天上班期间,同事阿松说:“哪个跟我去双髻山?”“我去,”我自告奋勇报名。于是,我和同事共四人一同前往双髻山,这是我第一次去双髻山。 车子路过松响水库,拐进左边一个路口就是上双髻山的路段了。一路上,路面坑坑洼洼,尖石块随处可见,我们都担心尖石会轧破车轮,不由得捏了一把汗。蜿蜒的山路曲曲折折,车子驶入双髻山的风力发电山峰路段,转过一个又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漫山遍野的冰凌银装素裹,蔚为壮观。 我们迫不及待地下车。路边的石块披上了银装,像是童话里精灵的座椅;山坡上的野草低垂着头,每一片叶子都裹着厚厚的冰晶,仿佛披着水晶盔甲的士兵;树枝上结满冰凌,有的枝条被压弯了腰。我蹲下身,细细端详一株被冰晶包裹的野草:冰晶层层叠叠,像极了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水晶花;透过晶莹的冰层,还能看见里面翠绿的草叶,仿佛被封印在时光里的精灵。 山坡上,玉树琼枝银装素裹,风力发电机静静地矗立着,巨大的叶片和地面的人行梯也结满了冰晶。我不禁想起儿时读过的童话绘本,那些描绘冰雪王国的画面,此刻竟在眼前真实上演。只是,再精美的插图也比不上眼前这浑然天成的景致。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树枝,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时光凝结的诗篇。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边赏景边拍照,记录这冰凌世界的美丽奇观。 最后,我们来到了武宣与金秀交界的山峰,依旧兴致勃勃地拍个不停。突然,一阵山风吹来,放眼望去,仿佛有双无形的手轻轻掀开了天幕。四周山峰和山坡出现了乳白色的雾海,雾海锁住了群山,形成了独特的、宽广的“湖面”。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宛如浮在云端的仙岛;近处的山坡被云雾笼罩,化作一片朦胧的幻境。 我们站在双髻山顶,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雾海在脚下流淌,时而如丝绸般柔滑,时而似波涛般翻涌。阿松操控着无人机,镜头下的雾海浩瀚无垠,宛如一片凝固的白色海洋,将群山环抱其中。 山风掠过,带来丝丝凉意,却吹不散心中的激动。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贪婪地用相机记录着每一个角度的美景,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 “金哥快来,我们拍个合照留影。”同事的呼唤将我拉回现实。我们站在雾海边缘,背对着这壮丽的景色,想要将这仙境般的时刻永远定格。在这雾海之上,时间仿佛静止了。我们不再是尘世中的过客,而是误入仙境的凡人,被这壮丽的自然奇观深深震撼。 大概十分钟后,山风吹散了静止的雾海,双髻山四周恢复了原貌,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在返回县城的路上,我闭上眼睛休息,但脑子里就像电影一样回放刚才的一幕幕画面。回望那片雾海,它依然静静地流淌,守护着这片山峦,守护着这个如诗如画的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