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午饭时间,在武宣县政务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局服务窗口“伟雁岗”前,一家企业因发展需要,急需在当天办理持证抵押、在建工程抵押首次登记。得知情况后,窗口工作人员蒙伟雁耐心为企业办理业务,提供“延时服务”。 近年来,武宣县自然资源局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与“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秉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大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打造出一支能打大仗、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铁军”,在自然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武宣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强化理论武装 拓展党建品牌 该局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同时,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在队伍建设方面,该局持续拓展“国土绿 自然红”党建品牌。其中,在服务窗口设立“伟雁岗”,正是为了弘扬目前广西唯一获评全国首届“最美不动产登记人”蒙伟雁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全体干部以榜样为引领,奋勇前行。 创新党建融合 赋能县域发展 该局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自然资源业务深度融合,全生命周期提供要素服务保障。 在规划引领上,《武宣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于2024年3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并入选2024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典型案例。武宣县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强化村庄规划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引领作用,2024年完成编制2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以村庄规划报批4个产业项目,批复4个批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宅)200户。同时,土地征收开发方案也在全市率先获批,为县域发展筑牢规划根基。 在要素保障和优化审批环节,成绩同样亮眼。2024年,该局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68宗,面积达81.16公顷,收取土地出让价款约1.37亿元;出让采矿权3宗,收益约3.8亿元。盘活闲置工业用地2宗,面积291.2亩,收储土地约1万亩。服务全县招商引资重大设施企业15家,设施农用地审核和套图180宗,备案31宗,总面积530亩。面对新福兴和桂福菌业项目这一“供地难题”,该局齐心协力,短时间内完成约530亩土地供应,为武宣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主动担当作为 化解历史难题 该局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矿山治理方面,2024年成功化解7宗矿山历史遗留案件,实现全区第一批获批矿业权出让“解冻”;完成“旱改水”欠租欠薪欠债治理,按时发放拖欠资金3917万元;妥善解决增减挂钩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该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组建党员先锋队靠前服务。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化解钱江美域、湖畔华庭、湖畔雅居、阳光新城、财苑小区等小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3319件,完成量在来宾各县(市、区)中位居第一,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期,缘江商住中心、凯丰世纪广场等群众高度关注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也将得到化解。 在各类违反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惩处方面,2024年该局共处理上级下发3195个各类图斑,解决历史遗留矿山案件问题8宗,依法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71件,年内共收到罚没款项约0.7亿元。 厉行勤俭节约 提升工作效能 该局始终秉持“国土绿”的使命担当与“自然红”的精神底色,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过紧日子”理念,厉行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节约各项开支。 2024年10月,该局组建党建先锋模范服务队,率先在全区系统自主开展外业举证登记。同时,借助“无人机航拍+人工实地核查”技术,推进耕地保护图斑举证工作,累计节约技术服务费用约150万元;升级智慧矿山监管平台3.0系统,以技防替代“人海战术”,提升监管效率。据测算,仅以二期加工企业数据为例,应用新系统协同共治后,每年可增加大量交易数据,预计可增加运输费700万元。 此外,该局不断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流程,提高登记财产便利度,完成“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460件,完成预购商品房、存量房预告登记2352件,将不动产抵押登记银行网点延伸至全县乡镇服务点10个、延伸至全区78家。工作人员采取延时、上门、预约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日常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2024年共完成不动产登记17300件;累计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发证60723件,发证率位列各县(市、区)前茅,顺利通过区厅检查验收,是当前来宾唯一通过的县(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