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提交到实现通水,只用了3天,‘智慧来宾人大’App真是帮了大忙!”河里镇河里村村民李有文感慨道。 近日,河里镇人大代表通过“智慧来宾人大”App提交的“关于维修671水渠河里村水八角涵洞的建议”,仅用4天即办结,彰显了数字化履职平台的高效与为民服务的温度。 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合山市671水渠河里村段水八角涵洞因塌陷堵塞,导致上游渠水无法流至河里村、长模村,附近2000亩农田将面临无水耕种的困境。4月16日,该镇人大代表蒙立秋在走访中获悉上述情况后,立即通过“智慧来宾人大”App提交建议。河里镇人大主席团迅速转交镇政府办理,合山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等部门联动响应,当天便到现场勘查并制定修复方案。经过连续施工,塌陷涵洞于4月18日完成疏通修复,比原计划提前2天通水,耕地灌溉难题得到及时解决。 同日,河里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护水抗旱助春耕”活动,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灌溉设施、水库蓄水及沟渠疏通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民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灌溉用水紧张、水利设施老化等问题。代表们表示,回去后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强化跨部门协作,加快水利设施修复进度,科学调配农业灌溉用水,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需求,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除此之外,岭南镇岭南村新村屯水渠作为下游1000亩水田的“供水动脉”,因上游堆积枯枝、垃圾,导致500米严重淤塞。4月18日,合山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联合村“两委”干部,组织群众、志愿者、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突击队,铁锹挥舞、撬棍清障,最终累计清理枯树、塑料袋、包装盒等各类垃圾逾3吨,让水渠恢复畅通。随着汩汩清流奔涌向田间,下游水田灌溉难题迎刃而解。 从“智慧来宾人大”App的“数字加速度”,到田间地头的“清淤攻坚战”,合山市以科技赋能、代表履职、干群联动,形成科学抗旱合力,绘就了一幅抗旱护春的生动图景,为农业稳产增收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