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灌设备精准送水入田。
去年10月以来,我市遭遇秋、冬、春连旱,春耕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红河制糖有限公司作为农垦集团下属广糖集团的子公司,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迅速行动,前期投入350万元资金,推出电灌站电费全额补贴、打井扶持、蔗区水渠及设备维修扶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等“组合拳”,覆盖25个村委的18万亩甘蔗地,与地方政府、蔗农同心协力抗旱保产,为“甜蜜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月22日,在兴宾区蒙村镇蓬莱电灌站,抽水机轰鸣声不绝于耳,只见河水被抽提至十几米的高处,通过水渠源源不断流向干涸的蔗田。“我们采取24小时抽水,每小时用电560度,抽水量达4000立方米。”泵房值守员蒙国内介绍说道。 为缓解蔗田灌溉压力,红河制糖公司对蓬莱、白沙、杨村3座电灌站实施电费全额补贴,目前已补贴超80万元。蒙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孟令剑告诉记者,仅蓬莱、白沙2座电灌站,日均抽水达11.5万立方米,覆盖人口1.3万人。 针对电灌站未覆盖区域,红河制糖公司对村集体打井每口补贴1.5万元,已有超过20个村申请补贴,共计30万元。同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铺设管路给予每亩100元补贴,实现节水、增产“双赢”。 在蒙村镇桂枝村委塘伟村种植大户韦国祥的甘蔗种植基地,一根根黑色滴灌管整齐铺设在田间,只要轻轻一拧阀门,水源便不间断地浇灌甘蔗苗。“今年天旱,我安装了滴灌,蔗苗才长得壮硕、均匀。像一些没有水的甘蔗地,甘蔗芽都长不出来。”韦国祥看着眼前嫩绿的蔗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据了解,韦国祥的甘蔗种植基地共1200亩,在红河制糖公司的扶持下铺设了水肥一体化管路。“铺设第一年,红河制糖公司给了我100元每亩的补贴。今年抽水抗旱,又补贴了将近6000元电费。”他告诉记者,安装滴灌后,每亩增产3~4吨,既节水又增产,“红河制糖公司还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田间指导,既给补贴又教技术,真是帮了我大忙!” 旱情伊始,红河制糖公司便成立防汛抗旱增收扶持领导小组,明确将灌溉设备维护、水利设施修缮等纳入扶持范围。“工业反哺农业是国企的责任,除电费补贴外,村级抽水站电费、水肥一体化管路铺设都会给予相应的补贴。”红河制糖公司副总经理莫建文说。 与此同时,蒙村镇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当地糖企疏通水渠、寻找水源,累计新打井15口,为8.5万亩甘蔗向糖企申报抗旱补贴。“企业扶持,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孟令剑感慨道。 从电灌站轰鸣的机组到田间精准的滴灌管,从真金白银的补贴到扎根一线的技术帮扶,红河制糖公司以国企担当织就了抗旱保产“防护网”。莫建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守住‘甜蜜事业’生命线,确保甘蔗稳产、蔗农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