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此刻,我的案头正静静躺着一本《毛泽东诗词》。在这静谧的夜晚,品读毛泽东的诗词,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毛泽东的才情、胸怀和气魄,令人叹服,让人沉醉。 掩卷,品茗,沉思,挑灯于书桌旁,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化作敲响战马的铁蹄。书页间飘落的油墨香,化作西风卷过的霜晨月,化作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苍茫。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般壮阔的雪景,不似江南梅雨里的细雪婉约。毛泽东笔下的雪是天地重塑的气魄,是压弯松枝也要挺直腰杆的倔强。透过电脑屏幕,恍惚间,我看见窑洞的油灯在陕北高原亮起,照见诗人挥毫时眉间凝结的雪粒,那雪粒里藏着整个民族即将破冰的春讯。 翻至《忆秦娥·娄山关》,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九十年前那个清晨的霜色,此刻正顺着平仄的韵脚漫过我的书案。马嘶与喇叭声咽在字里行间,诗人勒马回望的瞬间,山海关的云霞都成了浸透热血的战旗。我忽然懂得,那些被战火淬炼过的词句,为何总带着金属般的回响。 最喜《卜算子·咏梅》。时值中国面临国内外严峻形势的漫天风雪,这枝梅花开得惊心动魄。不是疏影横斜的文人意趣,而是悬崖百丈冰中的傲然绽放,坚强无畏,风流倜傥。此刻,书案上的白茗腾起袅袅雾气,恍惚与六十四年前的硝烟重叠。原来,诗可以这般柔中带刚,像刺破冻土的春芽,带着让石头开花的温柔力量。 凭栏遥望,银河天幕,繁星如玉盘闪烁点缀其间。再读《七律·长征》,我的指尖不仅触摸到铁索桥的寒冷,还触摸到草地的泥泞。绵延起伏的五岭、气势雄伟的乌蒙山、汹涌澎湃的金沙江、白雪皑皑的岷山,那些跨越时空的意象,此刻正在电子屏幕与钢筋水泥里寻找新的注脚。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着自己的长征,在信息的洪流中找寻信仰的星辰。 李白在《战城南》里说:“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毛泽东则说:“我们的三军也经过了万里长征,但是我们没有衰老,而是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博大胸襟和磅礴气势,非一般凡人所能及。只有这样的领袖,才能带领出一支有信仰的队伍,一支无坚不摧的队伍,一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队伍。这样的领袖,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一直走到今天。 合上书页,春夜的露水打湿了封面上烫金的题签。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大约就是让这些沉睡的文字重新睁开眼睛。当数字洪流冲刷着文明的河床,那些经过血与火淬炼的诗句,依然如北斗悬在苍穹。它们提醒着低头赶路的我们,莫忘抬头看看头顶的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