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宾区以深化源头预防为重点,聚焦责任压实、摸底排查、场所治理、宣传引导四个方面,扎实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以实际行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聚焦责任落实,织密共治“机制网”。兴宾区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检察院检察长为召集人的工作专班领导小组,从政法委、公安局、人民法院等部门抽调8名年轻干部到专班办公室工作。强化部署落实,召开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和业务培训会等,及时研究、部署推进专项工作,积极探索扁平化工作模式,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周调度会。强化部门沟通与配合,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做到未成年人底数清、情况明,推动未成年保护工作形成闭环;搭建兴宾区、乡联系群,畅通上下沟通渠道,着力提高工作效能。 聚焦摸底排查,筑牢兜底“保障线”。整合派出所、乡镇(街道)综治办、学校等力量,对辖区重点未成年人展开摸排建库工作。同时,加强重点未成年人群体动态排查与跟踪管理,全面摸清底数,对排查出的重点未成年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统一的分级标准,由基层组织、派出所、学校等主体采取直接确定、联合普法等形式,按照风险高低分为“红—黄—蓝—绿”四级进行分级帮教。 聚焦场所治理,织密安全“防护网”。强化重点场所排查整治,依托未成年人夜间保护机制,对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易发的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清查整治,由公安民警组成专项巡逻队,在夜间等重点时段,对娱乐场所、学校周边、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高密度巡逻,形成强大震慑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聚焦宣传引导,构筑法治“安全墙”。按照分类宣传、多元引导的工作思路,依托专题会、法治宣传进校园等活动载体,通过“人员入户讲+海报宣传引+会议解读说”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凝聚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共识。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致未成年人家长及受委托监护人的一封信》等内容,在宣传栏张贴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海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