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田野,秧苗初绿,细雨如丝,大地在雨水的滋养下焕发着生机。忻城县税务局以税收政策“及时雨”,浇灌企业发展新绿,让高质量发展的生机在芝州大地蓬勃涌动。 精准施策:架通政策落地“高速路” 笔者走进忻城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轰鸣的机械声中,一根根甘蔗经过自动化生产线,化作晶莹的白糖。“每年榨季前,税务干部都会上门提供税费辅导,去年那笔减免税费额,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该公司副厂长刘朝军指着新投产的甲膏分蜜机感慨道。作为当地糖业龙头,这家企业近五年累计享受征前减免税费超400万元,资金迅速转化为设备升级的“燃料”。2024/2025年榨季,经改造的锅炉、汽轮机组让日处理甘蔗量从3000吨跃升至3500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忻城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受益并非个例。忻城县税务局以“政策找人”为突破口,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线上,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推送个性化政策“礼包”,6个税企交流群覆盖1211户纳税人;线下,组织党员先锋队走访269家企业,纳税服务专车穿梭于工业园区,将政策辅导送到车间厂房。今年上半年,该局举办水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辅导培训9期,吸引84户次纳税人参与,为纳税人解决涉税问题23个。 服务升级:打造营商环境“金梧桐” “以前最怕征期跑办税厅,现在用手机点几下就能搞定!”在县城经营小型建材店的个体户韦偶瑜感慨道。他熟练地打开手机进行操作,几分钟就完成了本月增值税申报。这种便利,正是忻城县税务局服务升级,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金梧桐”结出的硕果。 为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忻城县税务局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模式,实现198项业务“最多跑一次”、257项业务“全程网上办”。今年上半年通过税企微信群、征纳互动平台等线上渠道,共计为纳税人解决涉税问题652个,网上申报率达95%。在办税服务厅,“预约办税”“延时服务”“简事快办”等特色服务同步优化,目前全县平均办税等候时长较去年同期缩短62%。随着“非接触式”办税模式的深入推进,忻城县“办事更高效”的营商环境新名片持续擦亮。 服务创新不止于“快”,更在于“细”。在精细服务体系引领下,忻城县税务局化身政策“传声筒”,今年以来共向6个税企交流群精准推送930余条政策信息,帮助纳税人及时掌握动态。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在线,为纳税人解决了226个涉税问题,扫除办税障碍。凭借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该局成功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赢得纳税人缴费人广泛好评。 税惠助农: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税收工作一头连着国计,一头系着民生。忻城县税务局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在社保费征缴一线,该局联合人社、医保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利用信用社便民点社保代收功能,方便缴费人即时办、就近办,确保社保“安全网”覆盖无遗漏。目前,27个便民点均已开通社保缴费功能,覆盖12个乡镇20个村屯,惠及周边群众5000余人。此外,大力推广广西城乡居民社保费网格化信息集成平台,社保费缴费数据查询时间从之前的4~5个工作日到如今即查即得,让群众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缴费信息。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税务力量同样活跃。忻城县税务局先后派出14名税务干部驻村帮扶,投入资金20万元助力挂点村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税务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精准宣传自产农产品免税、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等政策,为农产品“走出去”清障搭台。在忻城县柳枝种养家庭农场,税务部门联合大塘镇人民政府,举办多场涉农税收政策专场辅导会。“以前对税收政策一知半解,现在清楚了自产油茶免征增值税,合作社还能享受所得税优惠,省下的钱可以买新设备了。”农场负责人王大姐笑着说道。税惠政策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内生动力,助力“小小油茶籽”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大产业”。 税惠的甘霖、服务的春风,早已悄然融入忻城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中。从机声轰鸣的工厂车间到阡陌纵横的乡间田野,从繁忙有序的办税大厅到充满活力的工业园区,税务力量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芝州大地的每一次创新突破、每一份民生期许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