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周末的清晨,太阳还未露面,但东边已染成一片金黄色,光亮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此时,我正在来宾健身步道上跑步。转到一处弯道时,不远处草甸上的一幕令我深深着迷——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两个小男孩,他们双手捧着书籍,正襟危坐,津津有味地阅读着。于是,我把脚步放慢下来,轻轻地走着,生怕惊扰了这岁月静好的画面。 沿着步道缓缓踱步,与孩子的距离逐渐拉近,我忍不住细细观察他们。他们约摸九岁左右,穿着一身浅蓝色相同的服装,模样也相似,似乎是双胞胎。孩子们明亮的双眼紧紧地盯着书页,时而较快扫过文字,时而停留在某一处细细品味,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上扬,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动人的画面,为原本单调的健身步道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此时,在这片碧草如茵的草甸上,我仿佛看见生命如鲜花般绽放光彩,阳光温柔地亲吻着他们稚嫩的脸庞。 锻炼结束后,回去的路上,两个小男孩在草甸上认真读书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打开了我儿时记忆的大门。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原来宾县桥巩乡高槐村委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那时,我家是一座老旧的泥瓦房,虽显破旧,却承载着一家人的温暖,陪伴我快乐成长。这座房子与别家不同,因为房子的周围都与邻居的房屋紧紧挨着,只能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开一个小窗。而房前一米多宽的走道旁,又是别家斑驳高耸的墙壁,几乎挡住了大部分的光线。即便阳光明媚的正午,屋内依旧昏暗一片。每逢周末,在屋内写作业或看书时,都得开着灯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 犹记得,初夏一个周日的上午,当我准备拿出五年级的课堂作业来写时,屋外游走的阳光似乎在向我招手,我心中燃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找到一个阳光充足、适合看书写作业的地方。我忽然想起离家不远的菜园,边上有一块宁静而平整的草甸,是个看书学习的好地方。我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兴奋,背起书包,朝着草甸走去。 到达目的地后,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如山间清泉,瞬间驱散了我周身的热量。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芬芳,草甸旁那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在阳光下舒展着盘根错节的枝干,为这块自然编织的草甸撑起一片荫蔽。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点点光斑,仿佛是大自然的画作,将这片草甸装饰得更加静谧。 我在这片被阳光眷顾的草甸上,选择一处蓬松如绒毯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席地而坐。从书包里拿出所有的书本,将它们摞高,拼凑成一张简易而别致的“书桌”。我将课本和作业整齐地摆放在“书桌”上,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书写与阅读之旅。 当我轻轻翻动书本,那纸张的沙沙声在空旷的草甸上显得格外清脆,宛如大自然的乐章,奏响了知识的旋律。提笔书写时,笔尖在纸上划出的细微声响,宛如春蚕咀嚼桑叶,细腻而富有节奏。偶尔,一阵微风拂过,书页轻轻翻动,我不得不伸手去稳住,在这一触一按间,指尖仿若触碰到大自然的脉搏。我突然感到,这片草甸不再只是我身下的土地,而是与我心灵相通的伙伴,它陪伴着我,见证着我在知识中探索。 时光在草甸上静静地流淌。我沉醉于这独特的阅读与书写的乐趣中,差点忘却了时间。直到傍晚将至,我才收拾书本回家。那一刻我觉得,虽然家中光线昏暗,但能在草甸上享受知识和自然的馈赠,也是一种幸福。 自那以后,这片草甸成了我学习的乐园,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如今,我到城里打拼生活。闲暇时,仍喜欢带着小说、散文之类的书籍,来到健身步道或风景秀丽的水城边,寻找一片宁静的草甸。在那里,能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我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重温那份与草甸相伴的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