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来宾市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统筹推进产业升级、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和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工业经济以“稳”的基础、“进”的态势、“新”的动能,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 “政策赋能+服务增效”,工业稳增长底气足 今年以来,来宾市将稳增长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全面落实自治区一季度、二季度工业稳增长政策,1—5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预计1—6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2亿元,超额完成60亿元目标。 政策落地离不开机制创新。来宾市健全企业服务“四张清单”机制,对标“惠企纾困”专项部署,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各环节。“五千九百”产业中,纸基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板块表现亮眼,分别实现73.9%、23.4%的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2个百分点。 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来宾市建立问题协调解决机制,累计帮助24家企业融资7400万元,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15个;指导155家企业争取奖补资金3479万元,为企业稳产达产注入“强心剂”。同时,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八大调研服务,市四家班子领导带队服务企业超250家次,建设运行企呼政应AI智能服务平台。 “政策红利+精准服务”的组合拳,让来宾工业经济底盘更稳、韧性更足。 “项目攻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 走进来宾市三江口新区,仙鹤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项目加速推进;不远处的银海铝业厂区,高纯铝一期项目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这是来宾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生动缩影。 来宾市建立工业投资“四张清单”,以清单化管理、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今年以来,仙鹤二期、广投能源大数据等18个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银海铝业高纯铝一期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此外,承办“桂在益企”设备更新对接活动,成功组织广西1828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申报“双百双新”项目库,指导52个项目入选自治区“千企技改”清单。 产业结构调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来宾泛铝件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汇众汽车、玉柴长源等项目入场开工,广西汽车集团项目获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公示;雄富纸业设备安装紧锣密鼓,竹纤维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纸基产业正向千亿产业集群布局迈进;推动仁新新材料二期等5个项目开工、昊宾新材料一期等4个项目竣工,新引进中磊科技等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7.46亿元,碳酸钙产业持续延链补链。 林木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同样亮点纷呈。比如,举办“天下来宾 万众瞩‘木’”招商活动,新签约鸿福木材项目,合山高端环保免漆生态板项目一期投产,凯立森工实木生态精板项目开工建设;汇萃本草瑶药健康产业园建成投产,葫芦娃药业植物提取项目、铭磊二期完成主体工程;新引进康莱米电子年产100万台平板电脑和智能终端电子产品项目。 上半年,金属新材料预计产值145亿元,超额完成120亿元目标;纸基新材料预计产值47亿元,超额完成45亿元目标;食品加工业预计产值63亿元,超额完成60亿元目标,“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步伐更稳。 一个个新项目、新产能,不断推动来宾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跃升。 “数字赋能+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来宾市制定《“人工智能+制造”工作方案(2025-2027)》,组建企业技术服务团队,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线上“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线下精准服务120家重点企业,挖掘20个应用场景,开发2个垂直大模型,入选“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14个、“人工智能+制造”优秀产品3个、垂直领域模型1个,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华恒矿业等4项目获自治区扶持资金630万元,华润水泥等企业获自治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荣誉,全市新增自治区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3家,海螺环境科技获2025年自治区50万元资金奖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全市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6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1—6月,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31家,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我市按照自治区“园区改革创新”工作部署,完善园区管理运营机制,来宾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复设立,同时推动来宾三江口产业园区与北投集团合作建设绿色化工园区。上半年新签约项目51个,投资总额约243亿元,制造业项目占比提升至60%以上。预计上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463亿元、增长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