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副总裁林伟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全国劳动模范”奖章。这位与甘蔗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糖业工匠”,用三十多年坚守与创新,将一根甘蔗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不仅为传统糖业插上科技翅膀,更构建起覆盖制糖、造纸、生物工程的循环产业链,为行业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随着来宾市2024/2025年榨季生产圆满收官,全市糖厂全面进入设备检修阶段。近段时间,林伟民每日深入各制糖企业,精心调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4月26日,在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制炼车间内,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煮糖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林伟民来到现场,详细了解丙糖自动连续煮糖连续助晶系统,与团队深入探讨新老设备的差异,针对存在的问题,他要求车间迅速整改,为即将到来的新榨季筑牢根基。 “东糖集团投入1.5亿元启动‘三化’改造工程,凤凰公司即占8000万元,顺利完成压榨自卸翻板除杂项目(二期)、集中控制中心系统、丙糖自动连煮连助系统等重大技改项目。改造后,凤凰公司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跃居行业前列。”林伟民说。 深耕糖业主业的林伟民,始终将开拓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他带领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投入制糖行业标杆企业创建工作。科技的赋能,让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制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1.5亿元的技改投入,更是让企业的数智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其中,东糖凤凰公司脱颖而出,一系列改造不仅使其技术装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还在2024年成功获评“中国绿色工厂”“广西绿色工厂”“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在推动制糖主业升级的同时,林伟民积极拓展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进来宾东糖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在这里,循环经济理念得到充分实践。公司将蔗渣中的蔗髓回收,送入锅炉燃烧产汽发电;粗蔗渣则摇身一变,成为造纸原料,成功打造出一条年产浆纸15万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纸业领域,林伟民同样是创新先锋。他主持多个重大造纸制浆技改项目,牵头开发浆纸新产品,这些创新举措为纸业公司开辟了全新的市场空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3800万元的数智化升级改造投入,让来宾纸业公司、丹宝利公司和一品鲜公司实现华丽蜕变,产业链在提质、降本、增效方面成果斐然,酵母和酵母抽提物生产技术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历经二十多年发展,东糖集团在广西构建起从甘蔗制糖到造纸、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拓展至多种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资产总额从9亿多元增长至近100亿元,累计纳税超60亿元,连续多年荣获‘广西百强企业’等称号。”林伟民回顾企业发展历程时说道。 “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更要让蔗农的‘钱袋子’鼓起来。”林伟民推动实施的“甜蜜事业”联农计划,让5万户蔗农共享发展红利。据悉,该公司年均兑付蔗款超20亿元,累计无偿投入5000万元推广良种良法,带动订单区亩均增收300元。 在乡村振兴一线,林伟民的身影同样活跃:产业帮扶、捐建乡村道路、发展村集体经济……累计数百万元的公益投入,将企业责任延伸至田间地头。“总书记说‘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我们糖业人就要当好执笔人。”林伟民说。 从一根甘蔗到全产业链生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林伟民用坚守与创新,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面对荣誉,这位全国劳模的回答质朴而坚定:“总书记的嘱托,是激励我前行的强大动力,更是我必须肩负的使命!我们要让中国的‘糖罐子’装得更满、更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