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走进忻城县红渡镇雷洞村的麻竹种植基地,满目翠绿,竹影婆娑。竹林下,一根根竹笋“争先恐后”地探出嫩绿的尖头。村委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带着村民手拿铁锹穿梭其间,认真挑选“身高体胖”的麻竹笋。只见大家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便收获大堆鲜笋。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如图) 据了解,麻竹林每亩约种35丛,每丛可同时出芽5~10根。鲜笋剥壳后单根重5~10斤;采摘后约4天又能长出新笋。 “我们2022年种下100亩麻竹,第二年开始产笋,去年又扩种60亩,目前70亩可出笋,每年6月至10月采收。今年预计亩产竹笋3000斤,按1.5~2元/斤收购,村集体经济收入很可观。”雷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敏锋笑着算起了账。 这片生机勃勃的麻竹林,不仅是村集体增收的“钱袋子”,也是村民就近就业的“好去处”。采收季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季节性岗位。 “从除草、施肥到采收,全程优先聘请本村群众,每天150元工钱,重点照顾脱贫户。”驻村第一书记高永金介绍,下一步计划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笋干、笋罐头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尝试网络直播销售,把麻竹笋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 扎根土地的麻竹,正成为雷洞村撬动振兴的新支点。它壮大了集体经济,夯实了基层基础,铺就了村民共富的绿色大道。节节拔高的竹笋,承载着村庄发展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