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数年间,来宾市林木加工产业从“小产业”迈向“大集群”,实现量级跃升。近年来,在市场萎靡、投资萎缩、转型“阵痛”等多重压力叠加的背景下,我市坚持延链、补链、强链,聚力抓好招商引资、技改升级、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林木加工产业逆势上扬,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2020年至2024年,我市木材加工规上企业从58家增至251家,产值从43亿元跃升至近200亿元,每两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展现出“双两百”的突破性增长。
产业崛起 规模不断跨阶攀升 当前,我市以构建“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林木加工产业是“九百”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林木加工产业在来宾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高位推动。自2019年起,我市就将林木加工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先后出台了《来宾市林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1年来宾市加快木材加工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1+3+N”木材加工产业全域布局,以三江口森林工业城、东融生态木材产业园、武宣河西工业园为核心,联动6县(市、区)特色资源,形成沿红水河的百亿级产业带。 同时,成立林业和高端绿色家居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通过上门拜访、实地考察、招商推介等措施,成功引进优质企业落户投资。市、县领导带队分片区包联服务,按照绿、黄、红、黑四色分级分类服务,联动解决用工、用地、原料、融资等问题。在政策“组合拳”的支持下,林木加工产业展现出强大韧性。 在短短几年间,我市林木加工产业实现令人瞩目的跃升:2022年,林木加工规上企业突破100家、规上产值突破100亿元;2024年,规上企业突破200家、规上产值近200亿元,每两年实现一次百亿级产值增长的跨越。今年一季度,我市林木加工产业再次交出亮眼答卷,规上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13.9%;规上企业净增长10家,总数达261家,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园区聚链 打造“木尽其用”生态圈 在来宾市三江口森林工业城内的广西大王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该制造基地是大王椰立足华南的第一个规模化智能制造基地,按照一流制造水平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优势,打造大王椰又一张高端制造的“金名片”。 大王椰项目的落地,正是我市林木产业集群发展的生动缩影。三江口森林工业城作为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北京驰普集团,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模式开发建设的林木加工产业园。 园区重点引进木地板、建筑模板、高端家具板、智能家居生产等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以及仓储物流配套企业,按照产业集群模式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园区、物流、研发、融资、港口、检测、展销、喷涂、烘干等九大平台的综合智能型现代化林产工业园。目前,园区已签约企业19家,其中15家已投产、4家在筹建,2024年实现产值15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支点。 近年来,我市紧扣“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三江口森林工业城、来宾东融生态木材产业园、武宣县河西工业园三大核心园区,实施“强龙头”培育工程,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跃升。目前,三大核心园区总投资已超300亿元,入驻投产企业70家。三大核心园区均获得自治区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和“广西轻工园”荣誉称号。 作为广西林业资源大市及南方重要用材林基地,我市拥有1258万亩林地、4843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50.06%,2016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我市秉持“从根到梢、吃干用尽”的循环理念,实现木材资源全链条高效利用,将每棵原木转化为锯材、木片、单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木地板、家具、纸制品等多种产品,已初步成为广西重要的胶合板、绿色家居生产基地。以核心园区为辐射极,同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14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以木材资源为基础、人造板产业为支撑、绿色智能家居为引领”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从单一板材加工到智能家居制造,从传统生产到绿色制造再到绿色智造,一幅“木尽其用”的产业升级画卷正徐徐展开。 营商赋能 破解“融资难、审批慢” 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离不开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支撑。面对企业“融资难、审批慢”等痛点,我市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打出“政策创新+服务升级”组合拳——通过“来宾木材贷”注入金融活水,以“拿地即开工”刷新审批速度,用“保姆式服务”护航项目落地,为林木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蓄足动能。 2021年6月,我市成功推出全区首个地方“桂惠贷”特色产品——“来宾木材贷”。“十四五”期间,该产品每年授信额度达10亿元,贴息比例为3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底,全市“来宾木材贷”累计投放金额近50亿元,惠及800多户市场主体,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2.61%,直接为相关市场主体降低融资成本超1.1亿元。数据显示,2020年我市林木加工产业产值达亿元的企业仅有13家,2021年6月“来宾木材贷”试行后,截至目前产值达亿元的企业增加到75家。“来宾木材贷”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针对林业产业审批手续多、涉及部门多的特点,我市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执行“六个一”工作模式,即一个项目、一个工作组、一份任务清单、一张进度表、一个微信工作群、一抓到底,靠前解决企业难题;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以供地、开工、竣工投产为节点进行审批流程再造,推出“拿地即开工”“项目联审、容缺受理、跨省通办”、用地用林并联审批等改革创新举措,让政务服务“简易办”。 对落地项目,我市实行“保姆式服务”,按照“一个项目、一份任务清单、一张进度表、一个微信群、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法,着力解决企业项目用地、原料供应、工人招聘等困难,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走进广西仙鹤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一条条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精准而高效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广西三江口新区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是目前我市引进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公司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时18个月,运行以来,效果显著,原辅料供应充足,产品质量上乘,产销两旺。”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辛夫介绍道。据悉,项目总投资219亿元,分三期建设,年产350万吨产能,含150万吨造纸纤维及200万吨高端纸基产品。待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为地方贡献税收超15亿元。 此外,我市还倡导将桉树轮伐期延长至7年以上,支持原木规格材优先发展木地板、生态板、家居板等产业项目,采伐(加工)剩余物优先发展超强刨花板,控制发展建筑模板生产项目。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抓住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设备,促进生产工艺更新升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