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记者 韦 鑫 通讯员 郑传伟 徐崧茗) 5月20日,记者从我市气象部门获悉,截至19日,持续半年多的气象干旱全部解除,我市工作重点将由抗旱转为防汛。
去年11月以来,受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影响,我市气象干旱反复发展,遭遇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为缓解旱情,气象部门抓住一切有利天气条件,积极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抑制旱情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成功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02次。进入5月后,降雨天气渐增,共出现4次全市范围降雨天气过程。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5月下旬至6月底,我市将进入降雨集中期,易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暴雨洪涝,旱涝转折明显,需加强防范。未来30天,我市预计出现几个主要降水时段:5月23日至24日,中雨,局部大到暴雨;5月29日至30日,中雨,局部大到暴雨;6月5日至10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6月16日至19日,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降雨过程期间,部分地区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前期严重的气象干旱,叠加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户外活动、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造成不利影响。 为有效应对汛情,我市水利部门早谋划、早部署,全力推进防汛备汛工作。汛前,市水利局组织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作出全面部署,制定印发系列文件,全力开展防汛备汛工作。 今年3月起,市水利局组建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项目35个,排查隐患问题57个,其中完成整改46个,其余涉及工程措施的隐患问题已列入年度维修养护项目,正有序推进整改。4月初,完成了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调整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山洪灾害危险区414个。针对这些区域,相关部门按照管理要求,逐一更新县、乡、村山洪防御应急预案,明确县、乡、村、屯、联络员五级责任人,并细化“叫应”“叫醒”措施,确保预警信息和调度指令及时传达、高效执行。此外,我市还落实287座水库、60座水电站大坝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共465人,并组织开展全覆盖培训,提升责任人履职能力。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去冬今春,我市积极推进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目前有9座水库完成施工任务,具备蓄水条件。同时,大力实施105座小型水库监测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全覆盖,构建起涵盖水库水位、位移变形等雨水情、工情要素的立体监测体系。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不断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建设。同时,进一步优化会商研判、预警发布、工程调度、专项部署、指令执行等工作流程,严格监督调度指令执行情况;加强防汛值班力量,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信息报送工作,保障汛情、险情和政令信息畅通。在水工程安全度汛方面,严格执行“雨前隐患排查、雨中加密巡查、雨后安全检查”的“三查”工作机制,做好水库、堤防、在建水工程等水利设施的巡查和报汛工作;提前预置抢险力量、物料和设备,做好水库水电站等水工程应急抢险准备,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