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来宾,创新热潮涌动。当传统蔗渣经智能生产线化作全球品牌青睐的环保餐具,当人工智能让高炉产能跃升三倍,来宾市以“人工智能+”为画笔,在工业画卷上勾勒出转型升级的生动图景。
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增长5.9%、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67%,工业经济稳健开局,眼下正开足马力冲刺“双过半”、确保“满堂彩”。 智能生产:传统焕新 创新聚力 连日来,广西绿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热度持续攀升。走进生产车间,生产线火力全开,1.5万平方米智能立体仓库里,机械臂精准抓取可降解餐具,随后装入集装箱。这套“全自动纸浆模塑成型+智能仓储系统”,让原料到成品出库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人均产能提升5.6倍,年产能10万吨的环保餐具通过海运走向宜家、星巴克的全球供应链。 “从原料到成品,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全部完成,物流仓储一键操作,全程自动化、智能化。”该公司总经理孙超介绍,一季度企业增长势头良好。 这家落户市工业园区的环保科技企业,是我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缩影。 同样焕发新生的还有广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在柳钢绿色锰系列新材料产业基地,2号高炉喷涌出炽热的铁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工人远程操控即可完成上料、冶炼、出铁全流程生产,单炉产能提升至50吨,效率是传统炉型的3至5倍,助力企业实现“开门红”。 “我们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89%,在行业下行周期实现逆势增长。”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海的话语中透着自豪。这套智能冶炼系统,不仅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还通过优化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来宾传统重工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项目攻坚:投资加码 建设提速 重点企业以技术革新激活存量潜能,以产能释放拓展增量空间。一季度,我市35家新建上规企业产能同比增长19.29%;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生物医药、铝等重点产业分别增长90.6%、35.5%、21.6%。 项目建设火力全开。5月6日,我市举行2025年二季度项目开竣工暨“比学赶超”动员活动,35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76亿元。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统筹推进重大项目546个,一季度开工项目35个、竣工项目17个,完成投资85.6亿元,同比增长5.1%。 “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全年统筹推进546个重大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85.6亿元。”市发改委主任陈鲜荣表示,二季度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发展调度会精神,比学赶超抓落实,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有力抓手,推进仙鹤二期、绿色航煤、绿色甲醇、竹瑞科技等四个总投资150亿元的牵引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蓄新动力,奋力实现上半年GDP增长5%以上的目标。 精准服务:政策护航 稳中有进 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服务。在市工业园区,一张“企业服务四色图”成为政企互动的新纽带:通过绿、黄、红、黑分级管理,28名市领导包联178家重点企业,今年以来已解决用工、用地等问题85个。 “企业上午提交人防异地建设审批材料后,通过自动化预审功能,当天下午就能出具正式审批意见。从材料提交到审核反馈,政务服务效率非常高。”谈及“四色”服务机制,广西雄富纸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勇峰感慨道。得益于这种“精准滴灌”式服务,一季度全市GDP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67%,新签约招商项目20个,总投资131亿元,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开门红”成色十足。 随着二季度攻坚号角吹响,我市已制定清晰的“作战表”:推动重大项目开工23个、竣工17个,入库项目66个;瞄准人工智能应用、制糖循环经济等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力争上半年新签约项目额达230亿元;冲刺上半年GDP增长5%的目标,全力打好稳工业保运行攻坚战。 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动能集聚,从项目攻坚到政策护航,来宾市以“智”提质,跑出工业“加速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