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三江乡以古范屯为试点,紧扣瑶族文化根脉,推出“山子讲堂+幸福迎馕厅+文明积分”三大瑶乡特色举措,将移风易俗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绘就了一幅“瑶乡新风入画来,古范和谐润心田”的生动画卷。 瑶话传新声 唱响文明曲 古范屯深挖瑶族文化底蕴,以“山子讲堂”为依托,用瑶话、瑶歌、瑶事编织移风易俗宣传网,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宣讲方式。讲堂上,村中长者用瑶话倡导酒席简办新风,将“红白事从简”编成瑶歌传唱;年轻人用瑶话传讲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的故事。近三年来,该屯累计开展各类宣讲2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5600多人次。 此外,古范屯将“山子讲堂”升级为“议事会”。村民齐聚一堂共商村务:针对河道垃圾问题,提议“每月初八为护河日”;为整治占道乱象,商定“门前三包积分制”。如今,古范河重现清流,文明新风吹遍瑶族山村。 共享一锅饭 共谋一村事 为扭转酒席攀比风气,古范村委以“幸福迎馕厅”为突破口,推行“集体食堂”模式。厅内配备标准化厨房、桌椅和餐具,村民只需支付基础成本费,即可使用场地和设备。宴席菜单由村红白理事会统一制定,主打瑶乡特色菜,将每桌成本控制在400元以内。村中妇女组队帮厨,男子搬运桌椅,乡厨按统一菜谱烹制,总花费比以往节省20%以上。 近3年来,“幸福迎馕厅”共承办25场酒席,其中红事10场、白事15场,节约了6万多元,通过出租酒席设备创收5000多元。从“讲排场”到“重情义”,从“各自忙”到“一起干”,“幸福迎馕厅”不仅是一方饭厅,更是古范屯破旧立新、共谋幸福的缩影。 积分兑文明 新风润瑶乡 古范屯推进村规革新与积分制并行,将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巧妙融合。通过入户调研、村民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红白事简办”“卫生三包”等条款纳入其中,并化繁为简,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便于执行。门前卫生三包参与率达100%,村民从“被迫遵守”转向“主动维护”。同时,创新推出乡村振兴文明积分制,村民通过参与简办红白事、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等移风易俗事项获取文明积分,用于兑换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目前,全村共143户家庭486人参与“文明积分”活动,兑换积分130人次,兑换物品价值1.2万余元;红白事简办率达100%,瑶乡饮食文化在节俭中得以传承。 如今的古范屯,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陋习变新风,红白事简办、孝老爱亲蔚然成风;旁观者变主角,村民自发组建“护河队”,治理参与度提升80%;旧貌变新颜,“幸福迎馕厅”成为“瑶乡文明地标”。未来,三江乡将以“厅”为媒,倡导红白事简办,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更多村屯在传承与革新中奏响和谐共富新乐章。
|